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2024-12-15 16:11:5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出现自卑,甚至有一种莫名的不公平感。
自卑,是下意识的认为他不如别的孩子好。
而不公平感,可能是因为对自己家庭的状况,下意识的有一些抱怨情绪。
当然,这种情况不一定出现,但如何避免,的确十分重要。
首先说自卑。
自卑,是现实中有了困难,却无法克服,从而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即:自卑。
而我们在很多的情况下,是无法避免现实中的困难的,比如感情不和,已经无奈的分开了。
可我们,却可以改变孩子的内心。
而对抗自卑,最好的方法就是自信。加强孩子自信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关心孩子的学习,让他的成绩优秀一些。比如在家庭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让他的物质生活更好一些。但这些方法,其实有一些表面化。
我们,是要改变孩子的内心。
自信,终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所以,也是有其生长规律的。
所以,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还是长时间的坚持,和循序渐进。
从最小的方面,鼓励他进步,哪怕就是一件最小的事情,也千万不要忽视。比如,孩子才一年级,当你需要一包烟时,你就让他去超市购买,当然,在安全的情况下。而当孩子成功买回这包烟时,你需要的,是鼓励。
“孩子,你真棒!”
当然,给一些零花钱也是必要的,呵呵,这只是举的一个小例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已经培养了自信!他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自己很优秀!而一个认为自己优秀的人,是不会自卑的。
总之,培养真正自信的方法,还是从小事情入手,鼓励他,长时间不停的鼓励他。
再给一个小建议:每天让他接触一些新鲜领域的知识,关键在于,不是单一的学校学习方面的知识,而是包罗万象,各个方面都可以,只要他有兴趣就可以。这样,也可以增加他的自信。
这是第一个自卑的问题。
而第二个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的感觉,其实,会隐藏的更深。
不公平,是因为对父母的分离,有一些不理解。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不明白感情不和,生活在一起是怎样的痛苦,所以,他们不理解,所以,就有了不公平感。而这种不公平,可能会导致过度的自尊,和一些莫名的抱怨情绪。
当然,这种感觉很可能在他们长大成年后,就消失了。
可终究,会留下一些痕迹。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避免。而避免的方法,就是尽量的在这件事情上解释,不过,却不是过度的讲我们的痛苦,那样,其实是不太好的。甚至,反而可能会留下阴影,在他婚姻观中留下的阴影。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他建立最健康的婚姻观。比如,夫妻应该是如何相处的,如何处理婆媳的关系。当然,这些是在他进入少年时代时才需要做的,比如十二三岁了。不过,说这些不要担心他早恋,反而,如果有了健康的恋爱观,是不会早恋的。
早恋,就是社会中恋爱观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结果。
总之,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耐心和心血。
不过作为父母,我们会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的父母,无怨无悔。
个人建议。

回答2:

单亲家庭的孩子怎么教育

回答3:

回答4:

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家庭教育”,到底“家庭教育”指的是什么?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的涵义是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
  1、启蒙性。我们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在家庭中生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的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性格。
  2、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有大得多。
  3、感染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除了理性,还有很强烈的情感性。所有的教育情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强烈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也包含情感性,但相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就比较弱。
  4、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我们先谈学校教育。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有学校的、有社会的、有家庭的,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对孩子施加影响。在一个孩子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遗传性因素,比如性格、智商、身高就具有遗传性,另一个因素就是环境。环境因素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时更重于遗传因素。好的教育环境和差的教育环境所造就的一个人是差别很大的,比如说我们父母一定要选择好的学校让孩子读书,这就是在选择好的教育环境。环境因素有自发的,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我们把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叫作教育环境。所有的学校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是指以育人为宗旨,经过有训练的教育者,有确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一种可控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主导和导向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不是孩子学习的教师,是对孩子成人的教师,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师。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广泛,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影响越来越大,社会教育包括国家、社会有目的有计划的主流的教育,也包括大量无序、杂乱的影响。现在国家比较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一个角度来看,是说明这些问题的严峻性。现在的社会发展给未成年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比如互连网,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一方面在网络中也充斥着大量有害的信息。这些大量的有害信息让人防不胜防,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社会教育影响最广泛。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好,形成的对孩子教育的合力。
  四、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于目前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孩子是怎么看的?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在有心里话选择跟谁说时,很多孩子选择和同学说或好朋友说,选择和父母或老师的太少了。北京市的一次调查后认为有7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这些数据反映出一方面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满意,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感到失望、灰心和困惑。
  五、家庭教育的误区
  1、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内容几乎全部是围绕着学习内容,其他的教育内容不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计划之内,那么家长的教育观念一定是错误的。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是要让孩子只知道学习,即使我们的家长是教授,也不能把孩子的功课都教好了,因为你只是熟知一门功课,并不能对孩子的各门功课都有能力来辅导,所以家长的主要责任不是在于帮助孩子补习知识,所以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不要担心和自卑,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方面更多是要孩子树立职业的理想和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如果孩子在高中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孩子考上大学,也还是问题,大学校园要比高中复杂的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主要靠自己安排,没有人去紧跟着学生提醒督促学习,所以学生高中前就应该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美国人一度相信“智力决定论”,但美国人现在不这样认为,他们更相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水平。智力因素是一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的充分条件,智力因素是一个人能不能干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肯不肯干的问题。所以家长不要把眼光老盯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应该更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发展的培养上。在如培养孩子的诚实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多下工夫。
  2、教育方式的误区。
  溺爱型。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分,爱得无原则,无限制的爱超过了理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自私、依赖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理性,否则孩子就会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习性。
  专制型。孩子没有自由独立的空间,家长搞一言堂,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不是过于暴力,凡事喜欢暴力解决,就是过于顺从,听人呼来唤去,没有主见。专制型的家长不仅指父母采用打孩子的方式,也指家长用“我就是对的,你就得听我的”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其实严重一点说,这都可以说成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虐待。
  放纵型。有的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管理。有的确实是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管理孩子,他们嘴上说的是孩子最重要,可是行动上是工作最重要。
  六、家庭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面发展观
  家长注重对孩子的身教、言教相结合,要不仅重视孩子的文化课,也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比如孩子第一次和大人顶嘴,大人也没有及时的教育和制止,不了了之,那么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和大人顶嘴的习惯,大人可能还很奇怪,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养成了顶嘴的毛病呢,其实就是在孩子的不良习惯刚开始萌发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让孩子逐渐形成了顶嘴的坏习惯。孩子的坏习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纠正过来,在形成稳定的习惯以后,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比如孩子要担任班级干部,父母怕耽误学习时间,坚决阻止,这样的事不少,其实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当了班级干部,自豪感增强,他对自己的要求就高了,让自己的学习也要比别人好,成为别人的榜样,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一般也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4、家庭教育内部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比如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分歧,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商量好统一的原则,然后共同的面对孩子,否则父母教育不一致,孩子就不知听谁好,有的孩子可能还钻空子,谁的意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父母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长期下去,孩子肯定发展的不够好。
  家庭教育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的小事,更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大事,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长都有责任使教育形成合力,培养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