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书籍是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智慧之门;沟通也是一把钥匙,它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乐观、自信等良好心态也是一把钥匙,它能拨开我们心中的迷雾……我喜欢读书,所以书籍是我最钟情的一把钥匙,但回来工作后,我感觉到自己好像弄丢了这把钥匙了!
因为现在的我几乎每天都是电脑的奴隶。机器奴役人,这个已被笑星卓别林调侃过N次的现象现在还不断地在我身上重演——空闲时候,开机是个习以为常的动作,而上网后挂Q、上新浪、听音乐是三大必不可少的步骤,无形中已经成为网络的奴隶,大学时代读书看报的习惯已渐渐作古……
前阵无事,翻箱倒柜找到一本大学时代的读书笔记,读着读着又被昔日曾经感动过的言语再次感动,所以忍不住把它们搬出来温习温习,生怕它们没落在废纸堆里,说不定久之就成了蛀虫的食物了呢。于是把这些片言只语合订在一起,命名《论语新编》。其实人类的最原始最朴素的思想多是零碎的,而不是长篇大论,就像《论语》、《老子》这些典章,都是支离破碎的思想,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重温这些读书笔记,就像拾起丢失的钥匙,回味一番自己读书的历程,感触颇多!也感叹自己以前阅读的浅薄,好像都是在阅读别人的读书笔记和心得,这就像咀嚼别人咀嚼过的口香糖,虽然还有点甜头,但终究是非常恶心的,对于心灵的卫生和健康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但这又似乎是难免的,因为在近代,“五四”就像一座山,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在这座山上站着一些文化巨人或矮子,是鲁迅、胡适、陈独秀、俞平伯……他们已经连成了一道森严的壁垒,挡住了我们遥望的眼光,导致我们会仅仅满足于阅读“大师”们的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但已经无缘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我们对《论语》陌生了、对《史记》陌生了、对《三国志》陌生了!正是由此,前阵从故纸堆里透射出来的一丝古典味的东西诸如于丹《论语》心得、王立群《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才那么让国人振奋、追捧。但悲哀的是,我们终究还是在聆听于丹之辈的读书心得,心灵还是受制于人,我们还是远离原汁原味的经典!
从熟习线装书到打倒“孔家店”,建立新文化提倡白话文,再到认为中国书大可丢到矛厕里不读只读西洋书——这就是“五四”那帮人走过的路,也是他们为中国文化开辟的新路,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在这条新路上,又有多少人弄丢了自己的信仰甚至迷失了方向呢,就像一首诗所发出的呐喊——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书籍是击破人们心中坚冰的利斧,我决心重拾书籍这把钥匙,但不想再咀嚼别人咀嚼过的口香糖,而要阅读原汁原味的经典!亲爱的你,你的钥匙又是什么呢?是书籍,是沟通,还是乐观和自信…… 你保管好了吗? 别丢了你的钥匙_麦田守望者_新浪博客
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本身的心灵钥匙,别把自己的钥匙丢了,可以用一些题材做例子。如:以前自己因为某些运动爱好,因为别人的小看而放弃过比赛,就把自己喜欢的爱好关闭放弃了,然后因为某人的提醒而从新站起来了,在第二次去比赛时而赢得了胜利。恩,总之就是说是心灵的钥匙啦,有很多种例子的。
把钥匙比作 善良啊 诚信啊 。。。。。你想比做什么都可以 写丢了后的结果和不好的 、、也可以写一些社会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