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与新闻摄影�
1848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失散,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
摄影术的诞生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150多年来,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也脱不开照相机和胶卷的传统模式,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1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为寻求一种新的感光材料和更为方便实用的摄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复杂、陈旧、落后的传统摄影方式。�
二十世纪末叶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普及,数字时代已经来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应运而生的数码相机,开拓了数字影像丰富的世界。数码相机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摄影工艺和摄影体系,它不仅影响并改变着摄影业的经营观念 、经营方法、管理及服务质量,而且导致每一位摄影工作者创作观念、创作方法的更新。可以说,数码摄影是世纪之交摄影技术领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数码摄影为新闻摄影、图片等各类摄影开创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新旧技术的转型期,我们能否做出快速反应,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给人类提供的创作愉悦,也是我们摄影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数码摄影的诞生,向传统摄影发起了严峻的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来认识数码相机。而数码相机就是由无数个0和1在计算机里或电子器件里排在一起。通俗一点的讲,数码相机就是用电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胶卷作为感光材料并将其所摄物体记录下来的图像以数码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存储卡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的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及成像原理与传统的光学相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数码机相是基于当今社会个人电脑以及微电子技术大规模普及而产生的,它的产生、运用、处理及日后的发展与电脑、微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数码相机解决了方便、迅速、高效、成功率的原始拍照问题,后边的事情就交给电脑(也称“电子暗房”)去完成。�
没有电脑或不会使用电脑,你就无法实现数码照片,现在处理后的软件,可以讲无所不能,“电子暗房”具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优越性,调整对比度、换颜色、加镜框、加背景、再修改、再加工、拼接、制作全景照片、移花接木、改头换面、艺术处理等等,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境界。对于长期从事传统摄影的职业记者来讲,必须接受数码相机的挑战,如果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排斥先进的技术,终究会被历史淘汰。不是你不行,而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
数码相机的产生,恰恰适应了新闻摄影的需求,它把人们150多年的追求变成了现实,为新闻摄影的新、真、快、活、情、意创造了无限的优越性。前不久作者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数码相机高级班的学习,有幸目睹了国内外各种新颖数码照相机,并了解到国内外各新闻媒体在数码相机使用方面的情况,深深地感到数码相机已被各新闻媒体抢先使用,而且谁家用得早,谁就占先,谁就收益大。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不断增强,时间越来越显重要,数码摄影满足了人们对新闻快餐的需求,也有人把数码摄影称为信息麦当劳,报界人成为使用数码摄影的先驱。我国各大新闻媒体现已普遍使用数码相机(但一些中小报纸,由于种种原因还未给记者装备这一先进的设备),充分利用数码这一快捷方便的手段来为读者服务,使自己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新华社著名女记者黄文以自己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在科索沃战争中自己如何利用数码相机克服种种困难完成这一重大新闻报道。黄文讲,在战争期间,尤其在南斯拉夫受到北约经济制裁时,没有电、没有水、没有卖胶卷的,利用传统的摄影方法拍照,你拍的胶卷,你冲洗,你所带胶卷的感光度根本就无法保障战时新闻摄影的需要,而她利用数码相机,就顺利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尤其是数码相机可随意调的感光度,使她圆满完成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照片,她在既不用闪光灯,又为新华社记者邵云环现场拍摄了第一张遇难照片。她说战争期间,用闪光灯容易暴露自己,那是要命的事,而传统相机你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甚至是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因此,数码相机在特殊环境有其特殊用途。由于新华社记者使用数码相机尝到了无限甜头,因此,新华社领导在公开场合讲就是再穷也要给摄影记者配上数码相机。我们西安晚报在实现电脑办公自动化以后,社领导意识超前,果断拍板,一次性购买了六部高档数码相机,据尼康专卖商家反馈我们的信息,西安晚报是继新华社之后一次性购买高档数码相机最多的单位。我社摄影记者使用上数码相机后,充分享受到了高科技给摄影工作带来的方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赢得了采访时间,以往都是早上出去采访,下午回来钻暗房,仅钻暗房一事就得花好几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摄影记者身心疲备,工作积极性不高,尤其赶到在外地拍摄采访,新闻照片的传递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情。记得我于1996年在北京参加远南及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的报道,晚上参加开幕式,第二天想抢时间把稿子见报,怎么办?只能费尽周折,设法找人利用飞机当晚将胶卷送回西安,再通过摄影部同志到机场接胶卷,回来后再制作,保证第二天的见报,时间是争取到了,但照片的好坏我无法知道,只能由未到现场的其它同志帮忙定稿,不能充分表达现场摄影记者的意图。再如拍摄柯受良飞跃黄河,西安到壶口大约有三四百公里,摄影记者提前一天赶到,第二天上午10点多拍完,马不停蹄立即往回赶,回到家已到晚上6-7点,为了赶时间,把车开得飞快,危险不说,照片拍的好坏只能凭感觉,心中把握不大,不像数码相机,可随拍随看液晶显示。而使用数码以后,只带上笔记本电脑,有一部电话,这些问题都可以非常快地解决。图片的传递是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现在我们报社摄影记者,对数码相机爱不释手,随时拍随时自己处理,又快又好,以前摄影记者不好派出去,主要是图片的传递问题解决不了,现在我们摄影记者腿长得多了,全国各地那都敢去。由于数码相机的无比优越,以至于我们原先使用的传统相机都刀枪入库,谁也不想为拍一张照片而放着优越不用,去走那个传统的老路,耗费太多的时间。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仅完成了摄影工作的一半,其余一半要靠电子暗房去完成,因此,掌握电子暗房技术是每一位使用数码相机人的必修之课,使用计算机对数码照片进行软件加工是数码相机对传统相机最大的进步之一,以PHOTOSHOP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极大地扩展了图像的计算处理,加工再创造的能力,传统暗房的所有技术、手法和效果,在PHOTOSHOP中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如果您想得心应手地对您所拍摄下来的数码照片进行调整,补救、加工、合成,创造各种五花八门的特殊效果,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数码照片作品,那么您就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学习。坦率地讲,对于一些相当熟悉计算机的人来讲,学习PHOTOSHOP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强大的功能必然会使软件变得比较复杂,当您看到其它的同行从计算机创造出的优秀数码照片时,您一定会感到一种无名的冲动和强烈的掌握这种手法的欲望,因为电子暗房是数码相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数码相机的强大优越,已成为摄影发展的一种趋势,当然在我国目前尚不普及,一些新闻媒体也未看到它发展的优势,甚至把数码摄影称为妖魔鬼怪。其实数码摄影也称无成本摄影,无论从哪种角度讲它都是经济方便的。由于数码摄影电子暗房以PHOTOSHOP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运用,可以随意对数码影响像进行各种加工、合成等,因此,对于新闻摄影来讲就有人提出它的真实性问题。我想真实性问题,不应怪罪到数码摄影中去,它强调了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问题,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新闻规律,社会公德原则,法律法规,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如果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坚持了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规范,那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也不会因数码摄影的产生而遭到怀疑。
现代社会进入了数字代时代,随着图片处理的电脑化,传递方式的通讯卫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趋势的发展,必将为新闻摄影带来新的繁荣和发展,尤其在中国,数码相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仍处在一个上升和发展的时期,新闻摄影将会充分利用电脑的强大优势,以崭新的面目和姿态在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新的独特重要作用。 (作者系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摄影部主任刘照)
相对与传统摄影,数码摄影对于新闻来讲有利无弊。不需要换胶卷,不需要烦琐的操作就能出片。如果没有电脑,也可以直接接入打印机打印照片,后期处理可要可不要。
如果说做假P,非数码摄影也一样能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