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我是传奇》

2024-11-21 22:34: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相比较于这个名不符其实的《我是传奇》,倒不如引用小说的原题:《最后一个人》~




我可以说我刚开始看这部电影,就是因为片名才看的吗?看完以后莫名的觉得挺失望的,我们的主角的的确确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人,救世主的任务也担在他身上,导演抓住了一个孤胆英雄的重点,但是影片中却看不到 legend    。

---------可---------圈---------点----------不---------建---------议-----------观----------看------------

【可圈点】

影片开头主人公奈佛开着一辆骚红跑车驰骋在城市杂草堆里,,,赶一群鹿~也是挺新颖的开头,在他旁边的就是一条狗狗,然后你就会发现主人公的处境:末世一个人+一条狗,话说人都是群居动物,如果长时间的独处,引发的后果不是疯了就是在疯的路上~




于是主角就是早上起来锻炼身体,在飞机上打高尔夫,或是装几个假人逛书店,最后就是做研究了。这也是电影比较狗血的地方,主角明明是一副“武将”的身躯,没想到动动手,做做实验就是一个“脑力工作者”了。


既然金手指有了,那么总要用到的地方,自然主角研究出了治愈的解药,还找到了幸存者。不过即使这样,依旧还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一个人的戏中较为有看点,一个人的时候极度的考验演员的演技,心理活动也需要被描述出来,所以说威尔的表演还是足够的,这也让他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



【不建议观看】

真的,看着这电影都要睡着了,无聊到爆,虽说你能看见导演安排的一些小细节,能感受到演员可圈点的地方,但是整个剧情没有掌握好,美国大片已经有太多救世英雄和丧尸大战了,这样的剧情大概无法引起人的波澜~


还有一个很蜜汁的地方就是双结局的处理,虽说双结局已经不再新鲜如《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都有处理到,但是实在是不适合这样一个人悲壮的时刻啊!!!导演怎么想的?

回答2:

  首先这是一部非常有哲理的商业片,在华丽的视觉冲击效果中揭示了人类善良的本性是如何挽救被人类所谓的文明所破坏的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故事,威尔。斯密斯在片中的角色恰恰代表了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加之角色病态的孤独感,对爱犬深深地依赖感和面临危难勇于承担的英雄情节被威尔。斯密斯刻画的入木三分,实为一部观赏性和哲理性很强的大片。

  1 片子开头提到的医生找到了治愈癌症的良方,其实在暗示人类利用自己认为的文明方式成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然而结果与人们期待的恰恰相反,反观我们的现实世界,人类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却是地球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大量物种灭绝,沙化严重,温室效应加剧,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可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会以片中类似的方式来报复人类的文明成果。而威尔。斯密斯发明的疫苗,正是人类与地球其它物种共同生存的良药,在另一个层面上看,也是人性中善的一面(威尔·斯密斯的角色为代表)来抑制人的贪欲(丧尸为代表)的方法。

  2 人性的对决,威尔。斯密斯的角色代表人性的善良,他对家庭的爱,对爱犬的依赖,对治愈丧尸的契而不舍,表现了人性的善良为人们所犯错误作出的努力,而丧尸所代表的是人类遭到惩罚的结果,他们畏惧紫外线(自然的力量),吞噬正常的人(与人性的善良作对),力大无比(代表人类先进的技能)却备受煎熬,虽然他们也有人类的感情(首领对女丧尸被掳走表现的愤怒,可能是夫妻或是父女),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现状,只能苟活在世间(代表已被破坏的地球)。而影片的结尾预示人的善良会战胜人的邪恶,改写人类悲惨的命运。给我们继续活下去的希望。问题是,现实社会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吗?也许我们的现状无法证明这一点。所以我们应该更严肃的来看待这一点,也许是这部影片需要斟酌的地方。

  3 威尔·斯密斯的角色的性格转变,为救自己家人动用军人(难道他们没有家人)保护,优先通过关卡(当时后面人山人海),使用直升机来让家人逃离灾区,处处体现了他是一个处于社会上层的特权人物,当他的儿子通过关卡时向另一个同龄的孩子投去怜悯的一眼时,我们会发现这种不平等已经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然而他这种特权阶层也无法保全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这是一场整个人类的浩劫,没有人能够幸免。当他牺牲自己去救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母子时,他所救的不仅仅是两个人,而是整个人类,他就从那种自私的小我中间解脱出来,升华成为普度众生的大爱,这正是人性的可贵之处。也使该片的主旨有了新的诠释。

回答3: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本非常出色,包括后半部分。不能根据后面怪物们出动了、Will Smith最后拉了手雷牺牲了,就说这部片格调太低。电影的后半部分表现了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主题,关于救赎。

先从原著说起吧。

原来的小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曾被两次翻拍成电影。小说的主题非常思辨。在小说里面,主人公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真的是最后一个人),他白天去杀死那些吸血鬼,为民除害——可惜他的人民只有他自己——弄得那些吸血鬼很忧虑。在吸血鬼们的世界观看来,人类的白天就是他们的黑夜,而那个老是残杀他们同胞的人类英雄,无异于一个类似于吸血鬼式的大恶魔。

从某种角度来讲,那些吸血鬼是在一次药物灾难后进化了的生物,它们某些特征减弱了,某些特征加强了,使得它们看上去有别于人类,并且有点可怕,这也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讨厌它们的原因。但本质上而言,它们只是主宰世界的另一种生物罢了。从前它们是少数派,被人类极度边缘化,没有话语权,一辈子只能呆在古堡和山洞里;现在翻身奴隶把歌唱,终于可以把人类当成怪物写进它们的怪物编年史了,没准还会划块地,写上“野生人类保护区”。所以,如果我们不是人类,不住在地球上,并且站在价值中立的角度上来看这件事,也许只看到了一个朝代的轮回而已。

遥想几千万年前,那些猩猩们看到自己的一部分同类变成了人类,一定也很恐慌吧。人类丧失了猩猩价值体系的中某些美德,开始变得更聪明、更能适应环境了。人类身上的毛发越来越少,下了树,走出了丛林,穿上了衣服,开始批量残杀动物同胞。他们自私,自以为是,窝里斗,霸道,破坏环境,不知悔改。这在猩猩界看来,绝对是物种的倒退,天理不容。假设有只大猩猩跑到城市里撒泼,然后被人类围攻,命在旦夕。这时候你看见这只猩猩眼里充满了Will Smith式的泪光,你就应该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了。它没准只是想到城里来搞点人类标本,回去做实验,让人类重新变成大猩猩。它没准只是想拯救我们。

但人类不会叫它英雄,最多给一个传奇性的名字,叫金刚。

这就是原小说里面讲的事情。主人公最后被吸血鬼们捉住,要被处以死刑。在死前他终于明白过来,他之于吸血鬼,正如吸血鬼之于人类。道德界限刹那就被模糊了,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既然原小说的内涵这么思辨,那么原汁原味地拍成电影应该也很不错,但是如果放在圣诞节档上映,就会不那么合适了。而且如果说剧本改编者或者出品人的旨趣并不在思辨上,而是在对某种品质、某种理想、某种立场的宣扬,那么对这个故事作现有的改编也就顺乎自然了。而且这么做也并不是说在格调上就降了等级。在电影里我们需要情感、理想和立场,就如同我们需要思辨一样。

正如我们看到的,《我是传奇》在主题和旨趣上与原著大相径庭。片中对Will Smith拯救吸血鬼的诠释,并不仅仅是说他要把它们变回人类,而是把它们从自私、残暴、麻木中解脱出来。电影中有如下一句Smith的独白:

Nothing happened the way it was supposed to happen. We are seeing mutations. Cannibalistic hunger. Typical human behavior is now entirely absent.

从某种角度来说,Will Smith的孤独,象征着道德上的孤独,他的拯救,象征着道德上的救赎。这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也有所暗示。

电影的前半段充分描绘了Will Smith独自生活内心状态。但如果有人要纠缠物理状态,比如水电煤怎么来的,那电影会让他们失望。这不是剧作者的兴趣所在,也不是我的。可以说,电影中对末日氛围的描绘是非常成功的,对主人公的内心的孤独和残留的希望的刻画,也非常到位并且留有细节,尤其是他和狗狗之间的交流。而在狗死之后,剧情迅速转折,短短几十分钟内,从原来冷清的画面突然变成枪林弹雨人满为患的热闹场面,然后寥寥结束,这节奏的突变确实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但我相信,能写出前半部分剧本的编剧,也一定有能力把这个节奏的转变处理得更加流畅,更何况剧作者中有一个奥斯卡得主(凭借《美丽心灵》)。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处理,可能事出有因。但这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的感觉是,电影的后半部分虽然在剧情上并无特色,但是却有很多内涵丰富的点睛之笔,内心戏简练,冲突的营造也很自然。第一个冲突,是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的冲突。Will Smith和那个女人谁都无法证明营救点的存在与否,但Smith不愿出去寻找,那个女人相反。Will Smith经历了大起大落,俨然已经成为信奉“希望之虚妄正与绝望相同”的悲观主义者,所以他和那个女人在世界观上经历了一番搏斗,力量是均衡的,这当中的对白也是很精彩的。第二个冲突,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之间的冲突。影片的结尾突出表现的并不是Smith的英雄气概,而是吸血鬼的凶狠、麻木,以及作为拯救者的一厢情愿之间的强对比。我觉得这一点作为剧情的高潮完全不失内涵。

影片最感染我的地方是Will Smith向那个女人介绍Bob Marley。我觉得这是编剧的神来之笔。Bob Marley曾经出过一张专辑,名字就叫Legend,这当中有首歌,名叫Redemption Song(救赎之歌),电影里Smith放的就是这首。Smith说:

He(Bob Marley) had this idea. It was kind of a virologist idea. He believed that you could cure racism and hate... literally cure it, by injecting music and love into people's lives. When he was scheduled to perform at a peace rally, a gunman came to his house and shot him down. Two days later he walked out on that stage and sang. When they asked him why -He said, "The people, who were trying to make this world worse... are not taking a day off. How can I? Light up the darkness."(他有这样一个理想。有一点病理学的感觉。他相信把音乐和爱注射到人们的生活中,便能够治愈种族主义以及仇恨...有一次他要在一个和平运动的集会上表演,某人上他家开枪把他给打了。两天后他走上舞台,继续唱歌。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些让世界变得更糟的人,都不放一天假。那么我呢?我要点亮黑暗。”)

片中Will Smith称这张专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了这部电影后会去听一下这盘专辑。真的,说它伟大,一点也不过分。而电影至此把它所要表达和宣扬的主题恰如其分地蕴藏在这个段落中,让我非常怀疑是编剧写下这个剧本的动机,是否是为了Bob Marley的那张专辑和他不朽的精神。

人之于吸血鬼这段辨证关系确实给人启发,如果这是原著所力图表现,那么原著比电影的高度要高得多。

我们看过很多这类吸血鬼和末日病毒题材的电影,恩恩,都是美国拍的。事实上,这一部跟我们以前看的活死人系列那一大堆吸血鬼电影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前面的城市狩猎或许带给我们一点新鲜感,但其实在侏罗纪和后天里面,这些元素也似曾相识。

但是评论者还是能从这样一部纯商业影片中读出这么些哲学思辨来,这并表示这部电影有多好。我们随便在哪一部西方的影片中,都不难找出各种各样的哲学思辨和对宇宙的思考:第五元素、蝴蝶效应、死神来了……甚至恐怖片:毛骨悚然、万能钥匙……我们之所以觉得新奇,是因为我们并不习惯于这样的思考问题(当然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好转),看看我们自己的电影,再看看我们在电影发明以前的那些书籍,五千年了,我们对宇宙问题并不那么操心。直到今天,我们热衷于拍摄的电影特点那么明显:场面宏大,古装,历史。

西方世界几个世纪以来的理性思辨方式已深入人心。他们那么迫切地想要知道我们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很多人思考宇宙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付诸实践倾注一生,整个现代科学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所看到所有科幻片,第五原素,时光机器,地心末日,后天里的冰河时期,末日病毒,基因变异,电脑造反……这些都不纯粹是想像,全部可以找到科学上的根据。实际上,这些科幻元素几乎全来自于人类的科学研究。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假设,当然我们拥有部分的证据来证明,但所有的证据加在一起充其量也不过是“不完全归纳”,我们是在鼹鼠丘一样的证据上建立起了大山一样的理论。科学是假设,科幻片也是假设,两者相通,都建立在必要的证据和合理的逻辑上。但两者其实又都经不起推敲和检验。

正是由于他们热衷于思考这些问题,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才让我们有“过去我怎么没这样想过”的兴奋。我们人类,究竟是从哪种物种进化而来?我们的祖先究竟是第一次走出非洲的“直立人”还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智人”,这些原始的人或者猿,哪一支形成了人类,其他旁支呢?果然演变成了边缘人类,生存在极其恶劣人迹罕至的地方么?比如神龙架的野人?基因维持平衡,既能使我们一代代繁衍下去,又能恰如其分的发生突变,完成我们的进化。人类必定是进化的吗?或者是迂回发展的?进化就一定是朝着“更健康更聪明”发展么?谁能证明?谁能保证我们不会变成恐怖的物种?也许我显得有些不安,但我们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对我们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人类太年轻。
如果我们整天思考这些问题,对宇宙对自身充满好奇,那么我们在写小说拍电影的时候,会不经意得表达我们的忧虑,甚至会尝试给它一个解释。西方有比较多这样的人。

说到底,这部片子真的很无趣。但是西方人对宇宙习惯性的思考仍然能赋予本片一定的意义,启发让我们去思索。这毕竟是一个伟大文明创造出来的商业篇,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答4:

我认为不错,表现人的希望和不屈服。 CG做的并不都是糟糕的。

回答5:

人类站在世界的中心,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幻想和本能,尽管人类早就学会了谦虚。如果把狭隘的民族主义运用在整个人类身上,那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天天伴随着我们的人类主义。我们在饿的时候吃掉别的动物,很少担心别的动物饿的时候也会吃掉我们;我们上天入地、不畏险阻地对世界进行着被称为勇敢而高尚的文明的改造,很少担心这个世界也会粗暴地改造我们。


《我是传奇》中罗伯特的住宅是最后一块延续人类文明的地方,那里有发电机,有罐头食品,有电唱机。除了人际交流之外,他依旧可以继续大部分人类的生活。如果说我们上学读书、出门穿衣其实是为了融入这个文明世界,以取得人类这个高级种群的会员资格的话,那么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大可以抛开文明的束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比如茹毛饮血和随地大小便。然而罗伯特•内维尔做了太久的人类,他早已习惯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他继续喝酒、听交响乐、做试验、看书;他继续用科学的话语去解释这个世界的荒诞;他继续冷酷地残杀并折磨那些人类的敌人——哪怕这时候整个人类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当他偏执地延续着一个“正常”人类的习性的时候,他便渐渐变成了一个孤立点。他是整个世界的异类,他是大多数物种的对立面。


那些人都怕他,不管是变成吸血鬼人们还是不同于吸血鬼但仍然惧怕阳光的新人类。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异类,罗伯特对于他们来说是彻底的异类。作为人类物种中唯一的存在,在这个已经是其他族类占据主动地位的世界里他是陌生的可怕的。于是,罗伯特服下了露丝所给的毒药自杀了。


生物进化论说“物竞天择,适合生存”,无论那群吸血鬼是如何的恶心,如何的低能,最终他们胜利了,成为了世界的合法主人。这个世界改变的不是他,而是“人”的定义。换句话可以说是世界选择了吸血鬼,作为人类传奇的罗伯特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达尼罗•基希曾说,民族主义是一种盲目的激情,有这种情绪的人不在意他的家庭、工作,他自以为知道他的人民的基本价值,他对别的民族不感兴趣,一切民族对他都是异己。他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解决时代的问题,保护民族及其声望,支持其传统,执行公共使命。
纳维尔正是这样一个民族主义者,如果要说他是一个传奇的话,我想仅仅在于他是那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人类以及他对吸血鬼所造成的震慑,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