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2024-11-24 23:24: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明白了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的道理,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这一道理也容易弄懂了。
要重视家庭教育,这是有着科学道理的。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
意大利著名家庭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过:人类3岁以前所吸收获得的知识,相当于成人花60年拼命学习所获得的知识量;而生理学家也发现,3岁幼儿的脑神经发育已经达到成人的60%~80%。蒙特梭利根据0~3岁幼儿的心智特征,把这个时期称为潜意识吸收心智阶段,或称为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幼儿以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来学习、获取需要,以人们无法想象的惊人速度和能力将所有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事物照单全收,并像照相机一样一一留在大脑的底片中,从而形成一生人格、智慧、情感、意志以及生活习惯、方式的基础。而幼儿从出生到3岁左右,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是在父母的养育和教育中,接触到全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所以,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给家庭、父母带来了无限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让家庭和父母从此担起了一份永远的、沉甸甸的养育和教育的责任。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日常生活教育,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在家庭环境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教育,也是蒙特梭利教育学说的一项主要内容。可见,家庭教育尤其是儿童期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现状下,许多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为了创造更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而外出打工,从而很大部分人与子女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便产生了孩子的“留守问题”。子女的教育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反映社会现象、反映国家经济体制的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曾走访了当地的农村,一幅典型的画面总会进入我们的视线——独自在田里弓背劳作的老人,独自在家门口守望的孩子;一些偌大的村落里显得冷清,与孩子们充满思念和孤独的神情相映,折射出这严峻的“留守”问题。我们也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过村里学生家中的情况。从他们所做的答卷中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外出打工的亲人,都存在“留守”现象。很多学生与父母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过面,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爱,这让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不佳,贪玩的人数达60.32%,学习刻苦的却仅有11.11%。多数留守子女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占50%,也有一部分是独自生活。这让他们教育观念淡薄,这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只是应付学习,把出去打工作为自己的出路,甚至作为“理想”。子女和父母也缺少沟通,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是学校老师的事,这也间接造成子女的厌学情绪。有的家长有很强的教育观念,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下却没法为孩子辅导功课。很多监护人的文化素质也不高,他们对留守孩子只在生活上起到“照看”的作用,对思想道德教育、学习成绩、日常行为则很少过问。有的对孩子溺爱有加,有的则放任自流,真正从多方面关心教育的寥寥无几。留守孩子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只有少数自觉的循规蹈矩,在学校读书发奋。我们从答卷中看到有93.65%的同学都会有心理上的不愉悦。青少年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一个缺乏亲情关怀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的成长以及其社会发展都会受到损害。而父母的温暖与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也无法替代的。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他们通常会有两种倾向:要不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他们也缺少倾诉的对象,遇到事情不知道和谁商量,只有靠自己肤浅的阅历勉强应付。他们急需父母的关爱,但父母却只能以汇来钱物的方式弥补对孩子的歉意,久而久之,他们会埋怨父母,而自己却更加孤僻,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偏离,有的甚至故意放纵自己,无形间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会扩大。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会应紧密配合,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真正为这些远离父母的稚嫩花朵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