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蟋蟀(xρShuàI)(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又叫“促织”,俗名有蛐蛐、夜莺(因其夜间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抚育织、地角、烹鸡、孙王、地刺,“僧”是蛐蛐生翼前的称呼。据考证,蟋蟀是一种至少有1.4亿年历史的古老昆虫,也是古今争斗的对象。[1]
世界上有22个亚科,55个科,595个属(包括17个化石属),约4649种(亚种)(包括50个化石种)。该科昆虫体长3cm以上,缺少鳞片;触角呈丝状,比身体长;跗关节有3个,前脚为行走足,胫腓骨关节常有鼓膜听觉器,后脚为跳跃足;大多数雄性昆虫的前翅有发声结构;雌性产卵花瓣发育良好,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1]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42dd42a2834349bb244c217c3ea15ce37d3bee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536,limit_1/format,f_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