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有哪些变化?

2024-12-27 09:38: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创作体现了他风格的转变,其中最明显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抒情性,内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如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钢琴奏鸣曲e小调(作品90)、A大调(作品101)、c小调(作品111,)及弦乐四重奏作品127、131等。

2.抽象性,复杂性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贝多芬晚年对现实的愤懑与对理性和和平的追求、他的抗争与思索等各种矛盾的体验,以更为深刻、更为复杂,更为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晚期作品更多使用了对位性的织体和复调来表达他的这些体验。从某种意义讲,这也是他多年潜心研究巴赫创作经验的收获。

3.在结构方面,贝多芬的许多晚期作品打破了古典传统,如钢琴奏鸣曲作品111只有两个乐章,而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却有七个乐章之多。此外,贝多芬更有意识地打破和模糊段落之间的界限,使乐曲产生持续性的效果,改变了古典主义那种结构清晰段落分明的风格特点。他的许多具体做法被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所继承。

回答2:

这种专业性的知识当然的百度了,百度内容如下
一方面,单声部,巨大的空洞乐句的齐奏,另方面,复调未经中介即升越于那齐奏之上。主体性将那些极端逼到这个环节内部,充电似地使经过这样压缩的复调满载张力,将它在齐奏中击碎,然后扬长而去,留下一无所有的音符;空洞的乐句树立当场,作为“曾经”(Gewesen)的纪念碑:主体性石化(versteint Subjektivität)之碑。但那些休止,最晚期的贝多芬最大特征所在的那些突兀停顿,就是主体性冲决而去的刹那;作品被遗弃而无语,而空调外露。这时,下一个碎片才加进来,被那奔逸而去的主体性命令来就位,与前行的碎片共存亡,因为它们之间有个迷咒,只能用它们共同形成的音型来祛除。至此,最后的贝多芬既被说成主观,又被说成客观的矛盾获得澄清。客观的是那碎裂的风景,主观的是那唯一使之发亮的光。他没有谋求它们彼此和谐综合。他,作为一股分裂的力量,将它们在时间中分开,以便将它们存储永恒,或许。在艺术史上,晚期作品是灾难[2] 摘自:西奥多·阿多诺. 贝多芬:阿多诺的音乐哲学. 彭淮栋译.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9.225-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