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爱新觉罗·肃顺(1816年11月26日—1861年9月),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权臣。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 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任,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
在回京的路上,恭亲王奕䜣联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逮捕并处死载垣、端华、肃顺,确立垂帘听政制度。恭亲王奕䜣获封议政王头衔,军机处首席大臣,宗人府宗令,内务府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权倾朝野。
恭亲王奕诉领衔各部院大臣联合签名的奏折呈给皇太后和皇上案前,共拟肃顺等人六条罪状:
第一条,办理交涉不善,失信于各国,致使先帝北狩,圆明园被焚;第二条,阻挡回蛮,致使先帝圣体违和,病死行在;第三条,假传询旨,造作赞襄政务名目,诸事不请示,擅自主持:
第四条,暗用离间,声言太后不应召见亲王,对两宫皇太后也互有扬抑,居心巨测;第五条,肃顺擅坐御位,自由出入内廷,对宫内传用物件,抗违不进:第六条,肃顺拒捕,抱哮狂肆;恭送梓宫,携带着属行走。
八大顾命大臣中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三人罪大恶极,初步裁定以谋逆罪将他们三人凌迟处死,其他五位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渝或革职,或流放。肃顺一党涉及太广,直接被斩首于菜市口。
因为肃顺是顾命八大臣之首,而且之前有跟慈禧有矛盾,那时候,咸丰活着的时候,肃顺就有提醒咸丰,不要让慈禧陪伴在他身边参政,这些慈禧其实都是知道的,所以她恨肃顺。
在英法联军攻击清朝的时候,慈禧和肃顺就已经有了矛盾了。那时候,他们逃亡的时候,慈禧是坐了一辆比较不好的马车,而马车在路上一直颠簸,慈禧很难受,就派人去跟肃顺说,肃顺却只说他会去看看有没有好的马车,但是直到最后都没有帮慈禧换到马车,从这里开始慈禧就很不喜欢肃顺了。
后来,慈禧因为帮咸丰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慈禧也确实帮咸丰提了一些朝廷上的意见,所以咸丰很喜欢慈禧,而肃顺就提醒咸丰可以效仿汉武帝"立子杀母"。那时候,咸丰帝非常喜欢慈禧,就让慈禧在旁边给他磨墨,给她参考奏折,慈禧就给咸丰帝提一些意见,反正咸丰帝是很开心的,但是这个时候肃顺就在咸丰帝旁边说,不能让后宫参政,就说慈禧其实野心很大,动机不纯,甚至想让咸丰帝效仿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做法,但是咸丰帝还是不忍心的,所以就没有听肃顺的意见。但是,这些,却都被慈禧知道了,所以这个对慈禧威胁很大的,慈禧才这么地恨他,在咸丰死后,就一直隐忍着要除掉肃顺。
后来,慈禧就联合别人一起除掉了肃顺,而且做法很残忍,其实也是为了让其它地顾命七大臣有所忌惮慈禧,树立自己的威严。
在咸丰当皇帝时,肃顺受到咸丰的器重,一直在咸丰身边的有力助手。所以在咸丰快要死的时候,为了帮助儿子更好的治理国家,任命肃顺为八品顾命大臣。但是在咸丰死后没多久,慈禧就将他在菜市场杀害。其原因,无非是朝廷势力的争夺,还有肃顺与慈禧的恩怨很深。
在咸丰去世前,为了稳定朝廷势力的均衡性,除了任命肃顺为八品大臣以外,还任命了七名辅臣。咸丰担心他们八个团伙在一起,又在后宫中安排势力,相互制约。慈禧是一个对权力把控欲十分强烈的人,在知道肃顺被任命为大臣后,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玉玺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作用,实权还是掌握在肃顺的手中。所以为了自己掌握政权,她拉拢旁系亲属大臣,将肃顺杀害,从而自己掌握权力。
在咸丰去世前,为了稳定朝廷势力的均衡性,除了任命肃顺为八品大臣以外,还任命了七名辅臣。咸丰担心他们八个团伙在一起,又在后宫中安排势力,相互制约。慈禧是一个对权力把控欲十分强烈的人,在知道肃顺被任命为大臣后,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玉玺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作用,实权还是掌握在肃顺的手中。所以为了自己掌握政权,她拉拢旁系亲属大臣,将肃顺杀害,从而自己掌握权力。
你慈禧太后是非常看不上肃顺的,觉得皇帝死的直接原因都是因为这个人。
慈禧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杀鸡儆猴,先看看情况,不顺服的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