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表现

就是说谎的反应咯
2024-11-29 16:18: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专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审问疑犯的最新研究―――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说谎或被谎言欺骗的次数之多令人震惊。甚至,美国麻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研究称,每人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当然,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有的谎言是出于善意,对此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但若是谎言出于欺骗和伤害,我们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被骗呢?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即使最常说谎的人,当他的大脑转换成假装模式时,也会有下意识的信号可以被抓住,普通人可以像测谎仪一样,抓住说谎者的口实。这项研究是为帮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职员审问嫌犯的。哪些信号能帮助我们识别谎言呢?

招数1:不提及自身及姓名

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说,“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你问你的朋友他昨晚为什么不来参加订好的晚餐,他抱怨说他的汽车抛锚了,他不得不等着把它修好。说谎者会用‘车坏了’代替‘我的车坏了’。”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问时,他们总是反复地省略“我”,他们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反过来说,撒谎者也很少使用他们在谎言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几年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向全国讲话时,拒绝使用“莫妮卡”,而是“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

招数2:反复问说谎者同一个问题

问一个人问题,然后等他们回答。问第二次,回答会保持不变。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留一段空隙。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会平静下来,他们会想,“我已经蒙混过关了。”

在所有的生理反应消退后,身体放松成为正常状态。当你趁他们不注意再次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已经不在说谎的状态中了,他们不是恼羞成怒,就会倾向于坦白。如果一个人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这件事了吗?”然后才勃然大怒,这多半是在欺骗。也可能对你说:事情是这样的,我还是对你直说了吧。”

招数3:说谎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

说谎者从不看你的眼睛―――他们知道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瞳孔膨胀。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批评,‘你肯定又撒谎了―――我知道,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这教会你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眼睛,所以人们学会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实际上,欺骗者看你的时候,注意力太集中,他们的眼球开始干燥,这让他们更多地眨眼,这是个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个准确的测试是直接盯着某人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大部分人,当大脑正在“建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撒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如果人们在试图记起确实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向左上方看。这种“眼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受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来的。

招数4:说谎者从不忘记

在你的朋友身上试试,问他们两天前的晚上从离开办公室到上床,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在叙述过程中难免会犯几个错误。

记住一个时间段的所有细节是很困难的。人们很少能记住所有发生的事,他们通常会反复纠正自己,把思绪理顺。所以他们会说,‘我回家,然后坐在电视前―――噢,不是,我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然后才坐在电视前面的。’但是说谎者在陈述时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头脑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他们绝不会说,‘等一下,我说错了。’不过恰恰是在陈述时不愿承认自己有错暴露了他们。”

招数5:声量和声调突变说谎者的声音还会不自觉地拔高。

如果你问老公刚刚是谁打来的电话时,他突然开始像喜鹊一样说话,你得警惕了。说谎时音调升高往往是因为说谎者为了掩饰虚弱的内心。

招数6:真假笑说明一切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夫里·考恩正在研究测量疑犯接受审问时面部肌肉变化的机器。

“我们可以说出每块肌肉动了多少次,它们停留多长时间才变化的,受试者的表现是真实还是伪装的。”他解释说。

不过你不需要考恩的机器就可以发现撒谎的男友或者心虚的小姑娘,因为说谎者虚伪的微笑在几秒钟就能戳穿他们的谎言。“真正的微笑是均匀的,在面部的两边是对称的,它来得快,但消失得慢,”考恩说,“它牵扯了从鼻子到嘴角的皱纹―――以及你眼睛周围的笑纹。”

“从另一方面说,伪装的笑容来得比较慢,而且有些轻微的不均衡,当一侧不是太真实时,另一侧想做出积极的反应。眼部肌肉没有被充分调动―――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的‘恶人’冰冷、恶毒的笑容永远到不了他的眼部。”

招数7:真实表情闪现时间极短

人维持一个正常的表情会有几秒钟,但是在“伪装的脸”上,真实的情感会在脸上停留极短的时间,所以你得小心观察。一个著名的轶事是,美国保密局提供的胶片中,比尔·克林顿说到莫尼卡·莱温斯基时,他的前额微微皱了一下,然后迅即恢复了平静。

招数8:说谎时鼻子会变大

你知道说谎时你的鼻子会变大吗?你的身体在说谎时的反应是多余的血液流到脸上。一些人整个面部都变红了。这还会使你的鼻子膨胀几毫米。当然,这通过肉眼是观察不到的,但是说谎者会觉得鼻子不舒服,不经意地触摸它―――这是说谎的体现。

招数9: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

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就像黑猩猩在压抑时会更多地梳妆打扮自己一样。心理学家奥惠亚等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指示被实验者用谎言回答面谈者的提问,并分别记录刚刚下达指示后、撒谎前、撒谎时、撒谎以后等各个时间段里的非语言型行为,与不说谎时的行为加以比较。

刚刚接受指示后,被实验者撒谎的时候,回答变得更加简短,而且还伴有摆弄手指下意识地抚摸身体某一部位等细微的动作。人在撒谎的时候越是想掩饰自己的内心,越是会因为多种身体动作的变化而暴露无遗。

怎样让说谎者坦白

你认为有些人在说谎,但如何揭示真相?

●不要责难你的嫌疑人:如果你以进攻性的问题发问,如“当时你为什么不在那里?”或“你是在骗我吧?”这会令人防备,死守他们的谎言。不如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说你在哪来着?”或“你什么时候到家的?”

●正确使用你的肢体语言:看着对方的眼睛,把头垂向一边,斜靠着,使用开放的手势―――比如,不要把手叉起来。这些身体语言没有恐吓性,鼓励别人说真话。

●要求重复:如果他说,“看,我跟你说过这个。”请他准确地重复,因为你想再听一遍―――把编造的故事复述一遍是很难的。

●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们仍然坚持,而你仍旧怀疑,不如暂时放弃,说,“好吧,在再次确认这些都没有发生以前,我们还有什么事要做吗?”你在给他们机会更改,他们会更倾向于坦白

即兴版说谎:语速慢,边说边想,眼睛不在看你,盯着别的事物,天花板、桌子、地面等。说话比较含糊,没有细节。表情和肢体都很僵硬。

背书版说谎:语速快,早就已经编好的谎话,说得比平常快。再说一遍时,和曾经说过的话一模一样,表达上几乎一字不差。有时还手舞足蹈。
人本身是不会说谎的,因为任何人说谎的同时都会引起一些细微的,不自主的生理、心理反应,而这些反应很自然地通过他的体态语言呈现出来。作为面试官可以从面试者细微的体态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 (一)什么是体态语言 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然而有些情感往往用非语言的信号会表达得更加准确。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非语言手段所传达出的信息的可信度、可靠性也明显优于口头语言。当听者觉得一个人的言辞和他的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时,他会更信赖后者。与身体有关的非语言表达方式称为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大致包括:表情、手势和姿势、触摸等。 (二)表情 表情也就是感情或者情绪外在的表面的表现形式,一般所说的表情是指发生在颈部以上的能反映内心变化的动作、状态和生理变化。 1.面部 面部处于人体首位,也是最暴露的部分,是人体传递情感信息的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首要信息源。 脸部皮肤发红,脸色苍白惨淡通常是说谎的反应。如果谎言被识破,说谎者更加紧张,有时会导致脸部充血,使脸部皮肤变红。 识别谎言的一个关键线索就是假笑。说谎人的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假笑并伴随着较高的说话音调是揭穿谎言的最有力的证据。 假笑缘于情感的缺乏。由于缺乏感情,微笑时神情显得有些茫然,嘴角上扬,一副愉快的病态假相,面部表情会无意识地将一个人的假笑暴露无遗。 微笑反映了真实情绪,产生于可以拉动嘴角向上的面颊肌肉。面颊肌强有力收缩时会拉长嘴唇,扯动整个面颊向上,使眼睛下的皮肤似口袋般松垂,同时使眼角下的鱼尾纹起皱。假微笑不像微笑那样分布对称,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没有随之一起运动,眼睛不会眯起。 假笑保持的时间能特别长。真实的微笑持续的时间只能在2/3秒到4秒之间,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感情的强烈程度。而假笑则不同,它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同时会让人感到别扭。这主要是因为假笑缺乏真实情感的内在激励。其实,任何一种表情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10秒钟或5秒钟,大部分都可能是假的。只有一些强烈情感的展现如愤怒、狂喜例外,而这些表情持续的时间常常更为短暂。 假笑时鼻孔两边的表情常常会有些许的不对称。习惯于用右手的人,假笑时左嘴角挑得更高,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右嘴角挑得更高。 2.眼睛 有首歌唱道:“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很多情况下,眨眼的频率、眼珠的朝向、视觉方式的变换等等能够表达一定的心理内容。 眨眼的动作也可以反映内心活动。一般来说,人们在注意力集中思考时很少眨眼。这是因为从大脑提取信息的过程需要受到视觉的影响。当一个人眨眼过多时,他的思维没有活动,相反,当他的眨眼开始放慢时,说明他正进入思考状态。面试官可以通过面试者的眨眼动作判断面试者是否在进行思考。 人的眼睛是受大脑交叉支配的。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左半脑处理空间、形象和整体等信息;右半脑处理语言、数学和理性的信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目光会向左右两边移动。目光向左移动的人可能是在使用右半脑处理信息。大约70%的人目光总是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一个人惯于左移还是右移目光可能不会总是变来变去的。因为人们一般在思考问题时才移动目光。所以,如果面试官问一个不用思考的问题时,面试者也移动目光,那十有八九说明他不想轻易地说出这一信息,或者说他想撒谎;如果面试官问一个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时,面试者却没有移动目光,那么说明他并没有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而可能事先就已经准备好答案,知道面试官会问什么问题。 眼睛也是泄露人内心秘密的元凶。人们交谈时,保持目光接触,敢于正视,表明彼此都不回避问题;企图逃避对方正视的目光是害怕隐藏于内心深处的秘密被人看出。说谎时,面试者常用揉眼睛的动作来掩饰。 (三)手势与姿势 手势是指用手和手臂表示出的各种动作姿势。姿势指以躯干为主体的身体的各部位做出的各种姿势以及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手势和姿势也可以发出情感和体态信号。 在面试的过程中,如果面试官发现面试者的手势比较多,但随着谈话的深入面试者手部的动作减少了,那么面试者可能就已经在说谎了,因为当面试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讲话的内容上,身体动作变得不再是自发而出而是刻意做出的时候,这些身体动作就会明显减少。身体动作的降低可能因为面试者正在说谎,正在把注意力放在监督谎言的语言内容上。同时在下意识里,人们觉得挥动双手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于是在说谎时就很可能也不自觉地把手藏起来,放到口袋里。 当人们说谎后担心谎言被拆穿,都会表现得很紧张、焦躁不安,就会将手背到身后掩饰心神不定的心理状态,或者互相紧握着,或者是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以上的部位,握的部位不同,心情紧张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握的部位越接近另一只手臂的肘部,他的紧张程度也就越高。当然在面试中有很多面试者由于过于紧张,即使诚实地进行交流也会出现双手紧握的情况,所以面试管需要结合多种体态语言进行分析和审视。 双臂交叉的姿势表示一种防卫的、拒绝的、抗议的意义,显示出矛盾、多种情况交互影响或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存在。当面试者说谎时或害怕自己的谎言被拆穿时,对面是管总有一种防卫的心理,他不愿别人去接近或获得任何信息。在不便用语言表达时,他便采用某种姿势以示拒绝、抗议。

回答2:

1、睁大眼睛盯着
心理学家表示,一个人在说谎时,不会长时间有目光上的接触,因为他想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自己的谎言,所以会从对话者的眼睛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氛围。
说谎人的眼部肌肉会有些紧张,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目光移到别的地方,而是睁大眼睛盯着你,从你眼中判断出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来更好的圆谎。
2、肩膀突然伸直
当一个人在跟你对话时,他的肩膀突然伸直,或是耸肩,说明他的内心有些不确定,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语言更有权威性,说谎人也会抬起自己的下巴,让人很信服的姿态。
3、舔自己的嘴唇
谎言毕竟不是真实的,说出了一个谎言,就要用更多的谎言来维持下去,但每隔一段时间,那些说谎的人在说话方面会存在一定难度,嘴里也容易感觉到干燥,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
海外警察称之为“口中的棉花”,其实这很容易理解,面对那么多的压力,人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减少流涎,当你给说谎的人喝水时,他可能会大口的喝水。
4、限制自己的行动
当一个人隐瞒了某些事情时,手势就会表现出不安的状态,或是在手里把玩一些东西,这种行为反过来说的话,就是在说谎的同时,人会有意识的去限制自己的某些行动,或是保持不动的姿势,来掩盖一些事情。
5、用手指指着别人
正常用手指指着别人,会被认为是带有侵略性的意思,当一个在回答你的问题时,就采取了这样的举动,说明他正在试着模仿某个人,来表达自己当时正义的愤怒。
这种姿势标志着愤怒与强硬,其实也是说谎人常用的动作,这么做也是为了说服别人,让别人误认为自己所说的、所做的并没有错。
6、向侧面倾斜头部
查尔斯·达尔文曾表示,人和动物如果突然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强烈兴趣,就会侧着头。所以当对方在回答你的问题时,突然侧着头部,可能就是在说谎,他是想隐藏自己真正的效果图。
7、不自觉的拉下衣领
在我们的身体上,颈部是一个弱保护区域,所以当人感觉到危险时,就会不自觉的去拉下衣领,尤其是衣领特别紧,让自己感觉难以呼吸的时候,拉过后就会深吸一口气。
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说谎人为了摆脱自己的谎言而做出的,这么做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感觉身体和心理上的轻松。这个动作其实并不常见,看上去好像是在思考问题,但手语的意思是“我不确定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
8、掩盖身体的脆弱部位
人的身体有很多脆弱的部位,比如胸部、腹部等亲密部位,当人有某种担心时,就会试着去掩盖这些部位。这种动作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受到了压力的影响后,营养系统会给腹肌的一种收缩信号,这样的举动还有可能引起疼痛痉挛。
9、抓住坚固的物体
其实人在说谎时会感觉到脆弱,这是种无意识的感受,所以他会想着用各种方式来加强自己的地位,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的身体,比如抓住一些坚硬的物体,这样他会感觉到安全。
这看似是种很自然的行为,其实也是脆弱的表现。当我们在面对危险时,会不自觉的找个地方隐藏起来,这个道理从童年时我们就已经知道了。
10、做出夸张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会出现在女性的身上,为了表现出内心的平静,分散外面的威胁,他们会做出一些比较夸张的行为,比如整理自己的头发或是扭曲手指上的发比等。
11、稍微离开对话者
当人在交流时,就算不能看到对方的脸,身体也会向对方倾斜,这说明这种沟通是完全开放的,要是转身对着对方,可能是下意识的将导致自己不适的物体从视线中移除。

回答3:

​据统计,我们或许中的信息大约有90%是基于说话人的手势。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读到了对话者身体的姿势,我们通过声音的音色来猜测他的心情。但是,我们还能够以某种程度的姿态来理解我们面对的人是否在说谎。

今天,沫沫将参考艾伦比萨、莉莲·格莱斯和其他著名心理学家的作品,并为你选择11个最常见的骗子手势。

1、睁大眼睛

心理学家说,说谎的人不能长期保持目光接触。然而,如果一个人故意撒谎并且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他的谎言之时,他将试图直接在眼睛中寻找对话者,以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氛围。

区别特征在于眼部肌肉的紧张,这似乎是因为一个人不愿意将目光移开而造成的。正因如此,说谎的人可能会睁大眼睛盯着你。

2、伸直肩膀,抬起下巴

如果一个人在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伸直或耸肩,那就摆明出此人内心的不确定性。这同样适用于头部的位置:如果抬起下巴,则表明这个人正试图让他的言语更具权威性。

3、舔或咬嘴唇

海外的警察称这种效应为“口中的棉花”。每隔一段时间不得不撒谎的人会更难说话,因为在他嘴里比常人更容易感到干燥。这很容易得到解释:在压力之下,一个人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减少流涎。如果你给一个说谎的人喝水,最有可能的是,他会大口喝水。

4、限制自己的行动

众所周知,不安的手势或在手中把玩的一些小东西可能表明一个人隐瞒了一些事情。反过来也是如此:在谎言中,一个人可以会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行动,并试图保持禁止不动。

5、用食指指着你

手指指向被认为是最具侵略性的手势之一。如果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以这种方式回答问题,这表明他在试图模仿一个人在表达正义时的愤怒。因为这样的姿势是愤怒和强硬防御的标志性动作,所以说谎者这么做是为了说服他人自己所说的一切并非错误。

6、将头部向侧面倾斜

甚至查尔斯·达尔文也指出,人类(和动物)如果突然对任何事情产生强烈的兴趣,就会侧着头。当一个人试着花时间去回答正确的问题突然,出现这样的动作可能是因为他正要隐藏自己真实的意图。

7、拉下衣领,触摸颈部

颈部是我们身体的弱保护区域之一。当意识到很危险的时候,许多人就会开始拉下衣领(特别是如果它很紧,并且难以呼吸的时候)来吸一口气。这种姿态可以解释为,此人希望摆脱自己的谎言并让自己感到自由。

抓脖子这样一个不常见的动作,通常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在思考问题。在手语中,字面意思是:“我不确定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

8、掩盖身体的脆弱部位

在你感觉担心时,就会试图掩盖身体的胸部、腹部等亲密的部位。对这种姿势有一种生理学解释:压力下的营养系统给腹肌的收缩发出信号,这甚至可以引起疼痛痉挛。

9、抓住坚固的物体

当一个人撒谎时,他就会无意识中地感到脆弱,并试图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加强他的地位,包括身体上。他可以抓住墙壁、桌子、椅子或任何其他坚硬的表面,这有助于他说服自己存在安全之中。

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即便我们在童年时期,我们也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面对危险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将自己隐藏在某个地方。

10、夸张的行为

这类行为通常是女性所特有的,她们会试着整理自己的头发,从眼角擦掉不存在的化妆品颗粒,或扭曲手指上的发丝。它有助于实现内心的平静,分散外部威胁。

11、稍微离开对话者

当我们与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即使我们无法看他的脸,但身体却一直指向他。这表明我们对沟通持开放态度。但如果一个人转向一侧,这可能表明,他在下意识地试图从视野中移除导致不适的物体。

你是否也有自己的方式来确定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回答4:

脸红,低下头,手抓衣服

回答5:

来自行为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除了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加以掩饰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们不曾意料到的,那就是说谎者也可能是一副正襟危坐、大义凛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