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中,荀彧既忠于汉室,又为何要效命于曹操?他是早就洞晓曹操称帝野心的人!

2024-12-14 00:30: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为什么要为曹操效命?
第一、因为曹操是汉末时期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冷静的头脑,这不是其他割据可以比拟的。
第二、曹操有着超凡的毅力,有着拳拳赤子的爱国之心,有着不戚往年,忧世不治的伟大理想,这也不是其他割据可以比拟的。
第三、曹操出道之日就义旗高举,唯曹操和孙坚追击董卓,但孙坚的私欲却很强。当各地势力都不顾皇帝死活的时候,唯曹操在找皇帝,迎奉皇帝。荀彧为曹操提出了“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以致英俊”,需要完成这样的伟大理想,曹操就必须手执权柄,大胆实行,不然一切都是空话。
第四、曹操在征战和治国过程中,展现了一代名流的大手笔,比如屯田、挖渠、免租免税、兴修水利、减免酷刑、改革币值等等。而在征伐过程中,曹操尽量采取收编、诱降等较为温柔的手段。二十年来,荀彧和曹操的合作非常开心,荀彧的理想也在一步步的实现。

2、曹操并没有篡逆,后来曹丕虽然登基称帝了,但天子既然可以姓刘,为什么就不可以姓曹?曹操的天下是靠自己的浴血奋战打下来的,他是在勉力维持着中央集权形式上的统一,这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三国》中的荀彧很早就看出了曹操的不二之心,这样做只是为了增加冲突,是情节的需要。很多小说、电视剧都是这样改编的。

3、荀彧的死只能说是他个人的人生悲剧,就像曹操拼尽全力也未能统一天下一样。荀彧的理想是要匡扶汉室,重振汉室,但是后来和曹操的政见相左,理想破灭,要么就归隐,要么就自杀。荀彧选择了自杀。

个人认为:在天下更换王旗已经毫无悬念的情况下,荀彧依然不忘初衷,他的精神值得后人景仰,他的品德值得后人怀念,像他这样忠贞不二的人并不多。但他也是一个遗憾的人,是他自己的思想导致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荀彧是何等人?他是心有全天下的治国能手,绝不会像诸葛亮那样做一个“小国寡民”的带头人。他也绝对不会在刘备旗下效力,刘备何许人?就是一个姓刘的人,姓刘运气好,因为他不姓曹。刘备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滚打,发迹之后马上变脸,自立为汉中王,还美其名曰延续建安年号为“建安二十六年”。

回答2:

第一,新三国太差,导演在那里乱搞
第二,曹操可分为两个时期,在他的青年时期,可以认为是一个热爱汉室的热血青年,因此荀彧来投奔他,希望与他共扶汉室。而在他的中老年时期,掌握的国家的大权,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个人的野心,称帝推翻汉室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后期荀彧看出曹操想称帝时已经晚了
第三,就算曹操称帝又何妨,那个汉室不过是历史,总会被拥有更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所取代,而灌输在那个年代读书人心中永远是忠于过去的朝廷,这不仅是荀彧个人的悲哀,也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悲哀

回答3:

新“三国”总体上抹杀了三国时代人才纷出的个性价值转而醉心于对政治权谋的刻画和铺张。高希希显然低估了观众的政治智慧,用一个提炼得只剩骨架的三国关系史来代替我们对于三国的自由想象。这种简化固然是买椟还珠,但好处是在权谋中突出了三方阵营中几个和与战的重点人物(其他人物或被无情省略,或被移花接木)。因为全部是政治史,所以武将和战争从根本上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出于电视收视的需要,此作中确实花大精力和大价钱制作了一些有视觉冲击力的场面)。谋战三方主要人物在我看来只有魏的曹操、荀彧、曹丕、司马懿;吴的孙权、鲁肃;蜀的刘备、诸葛亮。

荀彧少随曹操起事,政治和谋略俱佳,一直是曹操的首席家臣,其影响力实际无人能及。换句话说,他和曹操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一般矛盾所能破坏的,除非政治立场上的绝然对立。

曹操的军事生涯起于镇压黄巾时的骑都尉,获得根据地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兖州牧,政治上的崛起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随后受封大将军。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病逝,不管职居何位,其公开身份一直是汉臣。荀彧供职于身为汉臣的曹氏即是为汉朝服务,二者在方向上本来并不矛盾。

真正矛盾的是曹操由丞相经魏公进魏王,臣下劝进者多多,而唯才是举的曹营是一个有着极少信仰支持的利益共同体,一旦利益不够分配,加上外因刺激,势必分崩离析,一发不可收拾。曹操敏感到授丞相后的目标危机,不得不摆出欲进又退的暧昧姿态,这种姿态更助长了劝进派的连串动作。显然,身为谋臣的荀彧也意识到这种危机的蔓延,但不希望一向果决的曹操如此迟疑不断,坐失收拾人心的大好良机。对荀而言,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身就表明了曹氏对汉室根本意义上的拥戴和保护,承认汉王室的价值就是承认汉政权的制度合法性。尤其在立国的问题上,非刘姓者不得封王是必守的汉朝祖制。曹操既然拥有汉室代言的政治优势,大可以止步于丞相位阶,以向世人明白宣告并无僭越之念的立场。但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对此荀彧公开反对:“(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曹荀之间至此已成对立。同年曹操南征孙权,将一贯“居中持重”的荀彧留于军中,后荀彧因病居留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死(关于荀彧之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谥敬侯。黄初中,追赠太尉《逸周书·谥法解第五十四》:“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此外,定此谥号还含有对其廉直劲正,难不忘君,受命不迁,威仪悉备,齐庄自持,应事无慢等品德的赞美。

正如曹操的称帝之举是在内外两种压力推动下步步升级,荀彧对汉室的忠诚之志也是在压力下日益强烈的。这其中自然不可能没有对主君曹操的忠义之心和劝谏之意。事实上,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返回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独荀彧力排众议,劝说曹操:“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建议迎天子的是他,意图守护汉室的也是他,何谓“从未见他谋救王之心”?

“以荀彧的智慧,应该知道自己对曹操添翼之助的终点只能是曹操称帝,而忠于汉室的荀彧当然最不愿意看到曹篡逆!”类似的感慨陈寿在《三国志.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也有:“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作注的裴松之大不以为然:“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嶮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谓之未充,其殆诬欤!”(《三国志·荀彧传》)

回答4:

我认为他觉得曹操是一个能人,是一个真正懂他尊重他的人,作为一个谋士,他希望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赏识并重用他;

回答5:

纠正下,曹操没称帝,称王和称帝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