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译文
注释:
1.选自《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2.博山:山名,在江西广丰西南。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强,勉强的,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8.欲说还休:想说(愁)而终于没有说
9.“却道”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出自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柳永 蝶恋花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