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坦克的问题是性价比不高。你别看德国坦克一辆可以顶几辆苏联坦克,但其实德国还是吃亏的。
苏联人很聪明,懂得节约资源。举个列子,“虎”的主炮威力和苏联“is2”坦克差不多。但老虎主炮只有88毫米,比is2口径小得多。这就要求德国工厂增加制作工艺,增加各种化学冶金的工艺。苏联选择了简单的主炮增加口径,这一下成本差距就出来了。
苏联从T34开始就是倾斜装甲,这基本没增加任何成本,就让坦克防御力上了一个台阶。德国的III、IV、老虎I都没有倾斜装甲,为了增加防御力只有增加成本加厚装甲。
苏联也很会取舍。苏联SU100突击炮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原来设计的底盘,导致前两个诱导轮超载,但苏联人发现这只是纸面上的问题,所以这种十分经典的突击炮很快就装备了苏联部队。IS3坦克为了追求极限的防御力,坦克主炮的俯仰角十分有限,但苏联认为这在东欧平原不是问题,也没有去增加成本改进。
这个不算是误区,这也是德国中后期的战略由攻转守的真实写照。
德国由战略进攻逐步转入战略防御,其坦克的机动性的重要性也逐步下降。面对数量庞大且优秀的苏军坦克,德国是没有能力去和苏联拼数量,只有在质量上做文章,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力必不可少,但是大功率发动机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设计造出来的,所以机动性自然也就跟不上,不过前面已经讲了,机动性在防御作战中的重要性相对没那么大。
实际德国也是属于无奈之举。
不是误区,无论德国坦克怎么发展都不是苏联人几乎数量坦克的对手,这是德国和苏联实力差距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德国发展误区。
德国的主力坦克是以一二三四号,虎I,豹I为主线,最后开发的虎王和豹II只生产了几百辆,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单独的说这些坦克都不是败笔,只是德国没有这个生产力支持这种坦克的大量生产,且当时德国处于退势,苏军战线不断推进,在前线德军坦克一旦出现故障就无法返回维修,只能被缴获,苏军却可以依靠战线的推进去弥补坦克的损失。
苏联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10万辆坦克,其中T34就占了7万多辆,生产力的竞争在长期战争中显然比科技竞争重要
后期受到了希特勒偏好的影响,但是如果实现运作未必是废物,只是德国太小了,生产力有限,最重要的是美国的参战,这是德国战败的决定因素
二战后期德军的败退使得丧失了许多的资源,而德国的矿产并不丰富,导致德军坦克的产量有限,面对盟军的装甲洪流,只有提高单车的质量,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与战略改变没有太大关系,1939闪击波兰主力是1 2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