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2025-01-24 17:51: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首先这段话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原话是“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意思就是说有德行的人不一定要遵照世俗和从众,想成大事的人不要和众人商议,也有人说后一句是在说“想成大事不要听从身边人的建议”,总之就是在说,想成大事就不要过于考虑别人的想法。

一、孔子有没有说过“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句话

确切地说,孔子并没有说过“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句话,但是在《论语·颜渊》中有类似的言论,说统治阶级像风,被统治的人民像草,风吹向哪里,草就倒向哪里。意思就是说,没必要考虑民众想什么,只管做自己想做的就好。虽然这句话和“成大事者不谋于众”有一些出入,但是有类似的地方,都强调了不要“从众”,要遵照自我的想法。

二、为何古人认为“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在商鞅劝告秦孝公变法的时候,他说:“品德高尚的人、有深谋远虑的人,在最初都会被排斥和反对。而“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他奉劝秦孝公想要成大事,就要学“知者”,在“未萌”的时候行事。意思和“成大事不谋于众”是类似的。其实,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论断不无道理,因为古代实行的是等级制度的,有些事情只能一个人做,一个人执行,如果和众人商量或者想着征得众人的同意之后再行事,就可能会摇摆不定或者耽误成事的最佳时机,导致“无成”和“无功”。

无论是孔子也好,还是商鞅也罢,都属于历史上“不谋于众”的那些人,他们在思想与做法上和普通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属于有独特贡献的人。虽然商鞅变法失败了,但是对秦国国力的强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鞅也因此名垂史册,被归为“谋大事”之类的人。

回答2:

谋于众会泄密,干大事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否则这件事就会泄露出去并且流传开,容易节外生枝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回答3:

因为孔子信奉“精英主义”,他认为成大事的人与市井之人的眼光、观点、态度不同,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这些人在谋求大事时,不必去听从身边人的观点。

回答4:

这句话是说成大事者有独断的能力,不会有从众心理。因为成大事者有洞察先机的能力,抓住机会做出成效给别人看,而不是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