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是古代建筑在世界上规模上最大的防御性工事,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留给世界的伟大奇迹之一。关于长城的综合性知识,我在先前有篇文章专门做过一次很全面的归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本人,并翻看阅读,而今天,我们单论明长城。
万里长城如果单从字面意思,以为长城只有万里,那就错了,光秦、汉、明三个朝代各自修的长城就超过万里了,而长城的总长度更是超过了十万里。因此,万里长城是各个时期长城的一个统称,意思就是中国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而且在其270多年的享国时间里,几乎没有停止过修建,足见明朝对长城的重视。
为什么明朝要大规模修长城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命令徐达等将军帅兵追击和清缴北元势力,虽然导致了元朝的分裂,但是在长期的斗争中一直没有消灭北元残余势力的武装。所以,防御北元的反攻就是重中之重的军事要务。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也基本都在边关上面。同时,朱元璋命徐达等人修筑居庸关,彻底拉开了明朝修筑长城(起初称边墙)的序幕。
明朝刚建立时候,国力处于上升期,北元势力弱小,特别是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候,对蒙古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用兵,北元势力进一步被摧残,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扫清蒙古势力,所以明朝前期南北矛盾不是很突出。但是当时的北京地处边关一线,为了加强对帝都的守卫,明朝在北京周边修筑长城。
明成化年年间,随着蒙古鞑靼、瓦剌诸族的崛起,常常在陕西、甘肃一带扣边扰民,烧杀抢掠,从此时开始,明朝算了一账,修长城比去直接征讨划算,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
明朝后期,虽然国力衰退了,但是大将李成梁打的蒙古人没有脾气,戚继光在辽东一代吞兵防守,并且修筑了东北明长城,戚继光、李成梁死后,东北女真势力崛起,明朝受到了蒙古人和女真人双重压力,于是在边关上且战且修,直到明亡。
总的来说,明朝修长城的主要原因,早期是为了防止北元残余的反扑,中后期因为蒙古族的恢复元气和女真的崛起,明朝不得不依附长城而进行国土防御。
因为长城是出塞攻击的前沿基地,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支撑点,长城可以防御小股牧民的骚扰,所以秦朝汉朝明朝军事这么强,还有必要修长城。
之所以还有必要修长城,是因为虽然国家力量强大,可是还是要有一定的防御,这样才能保护国家长治久安。
虽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但是修建长城可以让擅长骑兵的匈奴立马攻不进来。
秦朝汉朝明朝军力这么强,还有必要修长城,我认为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政权一直稳稳的存在下去所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