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悠久,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武王伐纣,以强悍的巴族兵丁为前峰“歌舞以凌殷人”,灭纣之后,武王“封宗姬于巴”,建立巴国,首府设在江州(以濒临两江取名,即今重庆),重庆首次建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设置巴郡,仍以江州为郡群治所。秦将张仪筑江州城,这是重庆第一次筑城。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进川,令军师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将兵克巴东,破巴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下公安,六月引兵还江州。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七月“自将伐孙权,留超云督江州军”。在今市中区大阳沟一端有地名白龙池,相传是赵云驻度州的白龙马厩。蜀汉刘禅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江州都护李严筑大城,周四十六里(约七公里),这是重庆市第二次筑城,与此同时,李严并上奏朝廷,拟在鹅项岭处切山贯通两江,改三面临江的半岛,为四周环水的江岛,丞相诸葛亮以不利于军事而未准。至今,在鹅岭公园“江山一览台”处,还可略窥当时的开凿痕迹。
随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更江州为渝州。唐代渝州已是中国西南名城,水陆要冲,可以东下荆楚,西进成都,南走滇黔,北上汉中,是扼控山南道(唐分全国为十道)的军事、文化、经济重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均曾停留赋诗。李白名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突出的指名题咏渝州。
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