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现代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但不少方言里面还保留着。 入声是汉语调类之一,以塞音(p、t、k)结尾,发音比较短促,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北方地区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也有许多地方还保存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韩语和日语均有类似入声的发音(日语称“促音”)。但p、t、k三个辅音韵尾在各种方言里保留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方言完整保留(如粤语),有的p、t混同(客家话)或者只保留t(南昌话),有的合并为一个喉塞音[?](江淮官话和吴语),有的方言只有入声调类,无辅音韵尾,入声字表现的只是调值的不同(长沙话)。 从语音学上说,入声就是以塞音收尾的音节,但此塞音只有成阻阶段,并不发声。 粤语、壮语、越南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以及汉藏语系的其他一些语言中,入声字音节以辅音[p]、[t]、[k]作结,发出明显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 湘语、吴语、福州话、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以及华北官话中黄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区现在的晋语也保留入声,但只带一个弱喉塞韵尾[],甚至没有入声韵尾只具有特定调值。大部分的汉语官话方言中入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是从什么时候消失的,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从元朝开始消失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直到17世纪入声还没有消失。 以现代北方汉语为基础的的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台湾国语)中不存在入声。以失去入声的官话方言为母语的人,包括以基于官话方言的普通话为母语者,不经过训练不能分辨入声字。 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具有入声,因而日语将入声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通常为ka行、ta行、wa行([p] → [] → [w] → )的音节)。相较之下,韩语、越南语汉字的入声发音,则较为接近现代南方汉语的发音。 在无入声调类的北京官话中, 中古的入声字被分派入平声、上声、去声中,此现象称为"入派三声"。如何分派有若干规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全浊声母字派入阳平或去声(如: 薄夺续寂)。 2.次浊声母字派入去声(如: 落弱)。 3.清声母字可能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任一类,无固定规律。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