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放大400倍(10x、40x)就可以勉强看见细菌了,不过只有针尖大小,就像是一个个小点.一般我们还是放大到1000倍(10x、100x)观察,这个时候细菌的外型还是看得挺清楚的,经过特殊染色鞭毛也能看清楚.放大1000倍就要用油镜了.所谓油镜,就是在物镜镜头和盖玻片中间滴一滴香柏油,香柏油的光线折射率比空气要高,这样才可以使用更大的放大倍数.
10x、40x表明这个镜头放大10倍、4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相乘就得出这个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中学用的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可以换的,目镜一般是5x、10x.高级一点的显微镜的目镜一般都只有10x.我们现在用的是奥林巴斯和莱卡的显微镜,看过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用来看芽胞的).
【本文作者】庄静 谢少圆 生物课中,多数课经历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观察具体的事物开始,通过收集事实,整理事实材料,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有些课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认识具体的自然事物通过运用,使已有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并且互相联系起来,进而形成高一层次的概念。《细菌》就属于这类的课。此前,学生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已经分别形成了关于植物体的基本结构、植物的主要类群等概念。本课的学习则是运用这些概念,以及以往形成的有关概念,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第一次教学过程: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1)在讲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时,教师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见过细菌吗?听说过细菌吗?能否描述出细菌的样子?在学生议论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由此引入新课,教师接着指出:细菌分布广泛,无论是空气、水、土壤还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细菌生活。但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所以我们甩眼睛看不到,下面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关于细菌形态的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①用高倍显微镜演示细菌的三种形态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②用显微投影仪投影放大细菌的三种形态。接着教师总结出细菌的形态:单细胞个体,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3)细菌的结构特点,该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知识,用讲述法:首先课前准备好细菌结构的模式图,教师参照书上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画一个。对照图来讲述细菌结构特点时,注意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强调: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所以细菌不属于植物范围。另外,有些细菌具有特殊结构如:①有的细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动。②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有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2、细菌生命活动特点: (1)在讲述细菌的生殖过程中要强调分裂生殖是单细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特点是简单、快速,属于无性生殖。在讲述生殖过程个,教师参考教参中的示意图边讲边画。 (2)细菌的营养方式的讲述用谈话法。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①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的?②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是什么?⑧细菌不含叶绿素,它怎样获得营养?经讨论后,教师做必要的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推论出细菌与植物的营养方式有本质的不同。接着引出异养的概念以及腐生细菌与寄生细菌的概念。强调腐生和寄生细菌的区别:腐生是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组织中获得有机物;寄生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来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3.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1) 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本内容运用讲述与谈话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着诞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体死亡后是否永远保留在地球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让学生回答,谁起了重要作用。腐生细菌的具体作用需要教师来讲述。试教后觉得,教学虽然有条不紊,学生的参与度也还不错,但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汇报太过雷同。经过分析研究,又做了一些的改进尝试——将细菌的分布一部分的内容所给的思考题改为观察要求并做为教学重点,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找到自己身边的细菌。细菌学生们经常听说,但看不见、摸不着,如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探究发现中找到自己身上真正的细菌呢? 二、第二次教学过程: 1、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细菌是—群个体微小、种类繁多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在自然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大,适应性最强,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它们既能与我们和平共处,又能引发各种疾病而影响身体的健康;正是这一点,引起我们学生对细菌研究的兴趣,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细菌有正确的认识。 2、学生提出问题(假设结论)如何识别细菌呢?让我们先从细菌在人体上的分布了解入手。(教师提供资料片)学生汇报: 1)在正常人身体的皮肤、毛发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中都存在着—定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是有益而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主要分布在: 皮肤:主要是几种葡萄球菌和几种好氧菌。口腔:温度适宜、唾液及食物残渣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又是细菌营养物质的来源。因此,口腔存在着大量的球菌、乳酸杆菌。呼吸道和鼻咽腔:经常存在着潜在性致病菌性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肠道:含有被消化了的食物,适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有大量的细菌。常见的有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产气杆菌、乳酸杆菌、肠链球菌,它们组成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阴道:有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尿道口:葡萄球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眼结膜:葡萄球菌、结膜于燥杆菌。外耳道: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表现为共生关系。人体为菌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得以生长繁殖;同时,正常菌群对人体—般也是有益的,如人的肠道如果缺乏正常菌群,人体就不自维持正常的生活。 2)正常菌群的作用:(1)营养作用:参与蛋白质、糖类、脂肪的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维生素B、C、K等供入体利用。(2)生物拮抗作用:具有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作用;(3)抗肿瘤作冉:实验证实,双歧杆菌里有激活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机体抗肿瘤的能力。此外,正常菌群还具有免疫协调作用。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我们身体的正常菌群在特定部位生存时,可与我们和平共处,互为有利。但是,一旦侵入其它组织,就会引起感染。例如,当大肠杆菌浸入泌尿系统时,就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发生膀恍炎或肾炎。有些细菌在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是非致病的,一旦人体抵抗能力下降,就会引起感染;例如皮肤上的绿脓杆菌,当皮肤受伤时就会引起化脓性感染。 3、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怎样才能看到我们身体的细菌呢? 学生热烈讨论:由于细菌的个体极小,菌体透明,眼晴又看不见,但是细菌确实是存在的,我们曰常的一些卫生习惯就说明了这—点。如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要洗手等。为什么经常要洗澡呢?清洗的目的是除去代谢产生的污垢,正是这些污垢,为细菌提供了极好的生活环境,为其营养和繁殖创造了条件,因而为细菌群体的不断扩大及种类的增多打下了基础。因此清洗能够保证皮肤正常的朋目以及正常菌群的生活。那么,清洗能否去掉细菌呢?如洗手与不洗手的比较,洗一遍手与洗二遍、洗三便的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呢?有些部位的皮肤还可以进行清洗与不清洗的比较;生毛发部位与一般皮肤的细菌类型是否一样;皱褶多的地方与光滑部位细菌种类有无区别;另外,生病时与不生病时口腔细菌的捡出是否一致等,都可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师在此指出,不同部位细菌的捡出方法很多,其中取材是很重要的个环节。如从正常皮肤上取材,可用无菌水浸湿的棉签涂擦皮肤后,将棉签放入少量无菌水中稀释进行镜检;附着在牙齿上的可用牙签挑取后,做成涂片镜检;鼻腔粘液、口腔液体及其它体表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 1)学生活动课例一:牙垢细菌的捡出口腔是摄入食物的第1个器官,在对食物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食物碎屑及残渣非常容易集结在牙缝中和牙釉质表面粗糙的地方,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场所和营养,又由于口腔内温度适宜,酸碱度合适,适于各种细菌生存繁殖。那么牙垢中部有哪些形态的细菌呢?学生实验步骤:制作涂片(涂片、固定、) 观察(学生将染色后的涂片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 观察记录(把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形状画下来) 结果分析(数据统计) 结论(分析实验结果,是否与假设一致)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注意口腔卫生) 2)学生活动课例二:手上细菌的捡出我们皮肤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集结在表面,为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环境。由于手在做事时接触物体多,故手的卫生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洗了的手还有细菌吗?用75%的酒精消毒过的手上还有细菌吗? 观察记录:样品菌落特征数量(个)形状(种)颜色A1 未洗手 A2 洗一遍手 B 消毒手指 C 对照 结果分析:如果各样品都生长出菌落,A2处的菌落数量少于A1,B处的菌落没有或少于A2,则证明假设成立。如果出现的菌落数与假设差距较大,如A2的菌落数比A1还多,或B比A2菌落的数多,则分析和寻找原因。如接种过程和倒平板过程的无菌操作是否合格、对手的处理过程中是否发生了第二次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等。结论: ①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②平常我们强调的卫生习惯是否有道理? 5、问题与思考 1)损伤的皮肤会发炎:健康的皮肤是很好的屏障,当受伤时,暴露出的组织成为细菌最适的生存场所,它们在此生长繁殖使伤口发炎化脓。2)口腔生病时的菌群与健康时正常菌群是否相同:可直接取口腔病人则口腔液体、牙垢等进行涂片观察。3)你能比较长指甲与短指甲哪种细菌更丰富:直接刮取指甲缝缝隙的积存物,涂片观察。4)你能根据范例设计一些些简章的实验方法,对身体细菌进行检查吗?5)通过一些对人体细菌的观察和研究,考虎平常的一些卫生习惯是否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一课设计与改进带来的思考 《》是平时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中很少涉及的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想象推理、假设验证,即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从而了解和认识自然规律的课。这种课有较大的教学难度,搞不好就上成看图说话,或一问一答。那么,这样的课应该如何去落实“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原则呢?如何将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相统一呢?我们通过反复试教后的体会是:放开点,再放开点。 1、初步的分析与构想 最初我们是这样设计的:首先上一课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细菌的形态结构1)细菌结构特点及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因为: (1)通过学习细菌细胞结构待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 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及显著区别,明白为什么把细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重点之二。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动态平衡和自净作用。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础。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之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表现在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从而纠正许多人误以为细菌都是有害的错误观念。2)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了解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是本章的难点之一。细菌在自 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因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 到,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如显微镜、显微投影仪、录像设备和微机 等,所以教师难以进行直观教学。 (2)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二。因为初一学生所掌握 的生化知识很少,也没有接触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因而 讲透细菌在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先给学生提供资料片(细菌在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的片断),并出示思考题:①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细菌?②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对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题,分组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细菌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回答出最初的提问,让学生练习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细菌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完成由教师提供一个动态的循环图。 但试教后觉得,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学习的兴趣并不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里,而是最关心细菌在人体上的分布以及与良好的卫生习惯之间的关系上,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直不偏离最初所提问题:即如何才能找到我们身上的细菌?为此,教师在其他班级授课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课题确立为《》。既然是“找”细菌的课,其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生活中了解到的有关细菌与人体关系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认识细菌在人体的活动和生存规律并找到细菌在人体的存在部位。让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细菌在人体上存在的数量是与人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的”这一自然规律,即按照科学发现的基本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学习科学发现的一些方法。整个设计,实际上就是从问题出发,针对问题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试验的材料和工具),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研讨,从而认识问题、发现规律,即按“探究——研讨”的思路来设计的。 2、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空 分析前面设计试教的情况,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维,学生回答内容丰富(不过多雷同)。可以在让学生看资料片时,不给思考题,也不把思考题作为观察要求,而是让学生自由地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围绕问题收集材料(这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学生看完资料片后,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汇报。试教后,仍有一些地方令人不很满意。这样教学,虽然能让学生自由地搜集材料,针对对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并学着向对方提问题,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但这种方式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学生参与度不够(多数学生不能直接参与问答,成为听众),思维仍受这种形式的约束。 3、让学生自主探究 针对前面几个设计存在的不足,经反复研讨,觉得:还可以放开一点,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找到我们身上的细菌?”这一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上问题。给学生多一些自主的探究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和教师指导如下:学生的活动: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教师的指导: 设置情景——归纳问题——组织学生小组——提供帮助——组织学生发布结论 试教后觉得这个设计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每一个学生发表科学探究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参与研究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研究,通过与同学的研究,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其参与度、有效度、效益度均比较高。当然,这个设计,也还存在一些不易把握的地方,比如时间。 从《》这课的三个设计及其改进,可以看出:要真正落实“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相统一,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不受教材表面形式的约束,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尽可能地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尽可能地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现代的课程理念,即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突出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坚持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同时,教学目标的重点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及概念、形成对自然的好奇心及对科学的兴趣,并具有问题意识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科学语言及相关的表达技能,说明身边简单的现象和事实,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调查,会用合理的办法收集证据等。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
细菌是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就是我们日常中洗手、清洁的主要对象。细菌存在在我们周围,如果要找到细菌。
我的建议是: 1、使用科学显微镜。因为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
2、如果是仅仅找到细菌,其实你的手上,你的肠胃等等都有细菌,有些事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