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逆反背后藏着父母的原因作者:和云峰 孩子逆反的背后藏着父母的问题,甚至严重的说,是父母一手导致了孩子的逆反。我们不妨看看父母到底做了哪些导致孩子逆反的事情。 过高、不切实际的期望 许多父母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感受,强迫他们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甚至是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兴趣、感受、素质和能力,往往适得其反,更糟糕的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对抗。对家长来说,应该注意孩子的兴趣和感受,引导孩子做一些事情,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实际能力略高一些,经过他们的努力能实现的要求。这样,孩子实现目标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一旦他们充满了自信习惯了体验这种快乐,就会产生巨大的驱动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对孩子过于严厉 所谓“严师出高徒”,加上现在的竞争和压力如此之大,父母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抱着严加管教的态度,甚至有些父母脑子里还存在着“不打不成材”的思想。由于对孩子要求苛刻,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总觉得孩子与自己的要求相差很远,有的家长甚至还动手打孩子,这些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造成了不好的后果。其实,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以势压服。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建立,是因为我党深知这样一个道理“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终会将他推到”。不要试图通过抬高你自己或别人来打击孩子,不要试图控制你的孩子,管的越严厉,反抗的可能越激烈。 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你也知道“好奇心会杀死猫”,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他们更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但许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他们在瞎胡闹“不务正业”,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更要命的是,很多父母只知道傻傻的告诉孩子,你一定不要动这个,你一定不要去那个地方,你一定不要谈恋爱……你越是不让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就越容易做这些事情。智慧的父母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不可以做某些事,还会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做这些事,做这些事可能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当父母把原因清楚地告诉孩子,孩子的好奇心也会有所降低。 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的是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个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你有没有发现在家庭教育中,你经常犯牧师的错误,比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你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结果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他们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越发高亢起来。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所以不要试图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必须要言而不烦,并且尊重孩子,留给孩子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魔鬼藏在你身上 作为现实社会的成年人,总有很多事不如意,会遇到很多自己感觉不公平的事情,也因此会有很多抱怨,甚至自己生气或愤怒。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别人让我们生气,是外界的不公平让你气愤,是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才产生了抱怨。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妇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生气,和邻居、朋友的关系都搞得很僵。她非常恼火,想改吧,一时又改不了,于是终日闷闷不乐。 有一天,她和一个好友聊天时,说出了心中的苦闷。朋友听完后就对她说:我听说南山庙里的老和尚是个得道高僧,他也许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她去找那个和尚。对和尚说:“大师,我怎么老是生气呢?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大师笑而不答:“哦,施主,请跟我来!”和尚把妇人带到了一个小柴房的门口说:“施主,请进!”妇人很奇怪,但又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但她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柴房!这时老和尚迅速把门关上并上了锁,继而转身走了。妇人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个死和尚,干嘛把我关在里面啊?”“快放我出去……” 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了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最后妇人总算是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回答说:“我只是在生我自己的气,我为什么会到这鬼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够原谅别人呢?”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许久,高僧又来问她:“还生气吗?” “现在不生气了。”妇人回答说。 “为什么呢?” “气也是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还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以后仍会很剧烈。”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立即上前说:“我现在不生气了,原因是不值得气了。” “还知道什么叫不值得呀,看来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的。”高僧笑着说。 当高僧迎着夕阳站在门外时,妇人这样问高僧:“大师,何为气呢?” 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倾洒在了地上。妇人看了很久以后,顿悟,叩谢后回去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何为气呢?”,高僧打了一个哑谜,把茶水倾洒在了地上,妇人看了很久也顿悟了。你呢,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气”由心生,心中有气自然容不下别人,甚至也容不下自己。“气”可以有,如杯中之水;亦可以无,如无水之杯。有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对待,杯中之茶可以品,也可以洒,关键在于你怎么对待!所以,很多问题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对待孩子的问题也是如此,父母往往没有耐心,甚至没有宽容心。 所以,魔鬼并不是都在“外边”,更多是藏在自己身上。]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在心理学上,儿童一般有两个反抗期,第一个是在3、4岁左右,称为第一反抗期,第二个是在12岁左右,也就是青春期,被称为第二反抗期。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也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不用太焦虑。家长做到接纳、尊重和理解就可以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一般是无原则的事顺着他,原则的事要坚持,对逆反行为不要急于否定,理解和宽容最重要,,让他知道有关知识和道理,并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 尽量和孩子多沟通多互动,发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让孩子有时愿意和家长述说。]
主要是态度好一点整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那么做。我们不该把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并不是我们认为对的就是对的,对于孩子,还是沟通最重要,沟通好了,不存在叛不叛逆的问题]
正因为小,才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啊。不知道您所说的小是多大。孩子有两个心理发育期,即自我认同的时期,分别是婴儿期和青春期,这两个时间段内,自我认可度非常高,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建议从这方面入手了解孩子的心理对您会有所帮助。另外,说到小方法,我提一个,抛个砖吧。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不说“你”如何,而要说“我们”如何,这样孩子的认可度是很高的,往往会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