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4年兵马俑陪葬坑的考古发现及清理,相继出土的百戏佣,铜车马,青铜水禽,向人们透露了秦始皇地下王国的冰山一角,更加好奇陪葬坑的母体-陵墓地宫的形制。
这是一个神秘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伟大奇迹,关于秦始皇帝陵地宫的结构和形制,在浩瀚的史籍海洋中不乏对它的记载,尤其是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及地宫形状做了披露。
“始皇初即位,穿至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今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自秦兵马俑坑发现之后,经过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等多学科组成的研究者们共同努力,历20多年的探寻,关于秦始皇帝陵地下宫殿的历史真相也在逐步揭露。
经科学测试手段分析,秦始皇帝陵地宫的确突破了人们已知的秦代建筑水平,地宫分为墓室,别室,墓道三个部分。
据秦俑坑的发掘者,考古学家王学理的研究和推断,秦始皇帝陵墓室底部的面积达到1.92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篮球场那么大。
如此规模庞大的地下宫殿,是世界上任何一座陵墓也无法与之匹敌的。当时人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天是穹庐,呈拱形;地成方形,如棋盘,天际之处连接四海。
秦始皇帝陵,地宫的顶部是穹庐形,如倒扣的蛋壳覆盖在椁室之上,从而形成天圆地方的格局,显示出威震海内富有天下的帝王气魄,至于地宫的主体建筑则居于突出地位,其他如百官衙署,离宫别馆,则是大小不一、规格不一。
水银为江河湖海
1981年中国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利用现代探矿方法,对秦始皇帝陵先后进行两次测试。他们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之上钻眼儿取土作为地质样品,经过精密的室内化验,惊奇地发现,秦始皇帝陵地下埋有大量的水银。也就是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的“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是可信的。
与此同时,地质科学工作者还测出陵墓内储有水银应是100吨左右!水银由丹砂提炼而成,如果这个数字能够成立,那么提炼出100吨水银需要115吨的丹砂。
中国古代炼丹家很早就发明了用石榴罐加热硫化汞,使之分解得到水银的方法。秦始皇帝陵地宫内储有100吨的水银,这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都是难以置信的数字。而这些水银又是从何而来呢?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
巴蜀寡妇清家族世代开办汞矿致富,而又切中了秦始皇对汞的需要。于是,远在巴蜀的丹砂和水银跨长江,越巴山,经汉水再通过褒斜道或子午道,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关中。
“机相灌输”的“永动机”
《史记》中记载始皇帝陵墓中的水银“机相灌输”,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制作“永动机”,使水银以流动状态存在于墓室当中。
而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防盗,由于水银的熔点是-38.87摄氏度,即使常温下的液态也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物质,人一旦吸入相当浓度的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和瘫痪,甚至伤亡。
“机相灌输”来搅动水银,使得模拟的江河湖海奔腾起来,那么弥漫在墓内的空气就是高浓度的汞蒸气。可使尸体和随葬的物品长久保持不腐,更重要的是还可毒死胆敢进入地宫的盗墓贼。
脂膏做长明灯,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人鱼膏为烛”的记载,所谓“人鱼”应指今天人们常说的“娃娃鱼”,学名“大鲵”。
考古学家王学理提出,“人鱼”的另一种解释是磁性的鲸鱼,由于鲸鱼属于大型体长肉美,脂肪多,用其脂膏点灯,高效持久。有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推算,用鲸脑油制成的蜡烛,一支可以燃烧5000天。
秦代人之所以用“人鱼膏”做烛,大概是利用了耗油少,燃点低,不易灭,持久性强的这一特点。但从已经出土的定陵地宫中的长明灯来看,在陵墓中要做到“度不灭者久之”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隔绝了空气,燃烧也就成了泡影。
暗弩连发防盗墓
秦始皇陵内藏有大量珍奇异宝,为了防盗,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了连弩。这种连弩实际上就是“暗弩”,将装有箭支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械使之“连发”,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板机上的绊索,遭到猛烈的射击。
7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人员围绕陵墓、陵园进行大规模的钻探,留下了几十万个钻孔。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帝陵地宫上的封土没有发现局部下沉的迹象,夯土层也没有较大的变动。
深藏在地宫内的随葬品应该是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并未遭到盗掘和破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日趋解放,秦始皇帝陵地宫的真实奥秘,总有一天会被彻底揭开。
秦始皇陵墓埋藏着秦始皇地宫,其中有着秦始皇的棺椁灵柩。其中含有大量水银,这些东西都是帝王风水的营造。
秦始皇陵墓作为中国最神秘的帝王陵墓,里面埋藏着大量的水银,陶俑,金银珠宝,历史文物还有秦始皇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