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园艺业在世界园艺发展史上有极光辉的一页

你们说的都是园林。。。我问的是园艺
2025-01-02 04:18: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国园艺业和园艺学的发展,比欧美诸国早600~800年。古时的印度、埃及、巴比伦王国以及地中海沿岸,包括古罗马帝国,农业和园艺发展较早,但总体水平当时也在中国之下。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园艺植物和技艺的交流,最早当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张骞出使西域,经著名的丝绸之路,给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和百合等,大大丰富了欧洲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给中国带回了葡萄、无花果、苹果、石榴、黄瓜、西瓜和芹菜等,丰富了我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以后的交流不限于陆地,海路打开了更宽的通道。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园林之母”。20世纪初极负盛名的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E. H. Wilson),曾于1899~1918年5次来华,广为收集各种野生观赏植物1000多钟,包括当今闻名全球的珙桐和王百合等就是他由中国引到国外的;他于1929年在美国出版的专著《中国,园林之母》(China , Mother of Gardens)中写到:“中国的确是园林的母亲,因为所有其他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从早春开花的连翘和玉兰,到夏季的牡丹、芍药、蔷薇与月季,直到秋季的菊花,都是中国贡献给这些花园的花卉珍宝,假若中国原产的花卉全都撤离而去的话,我们的花园必将为之黯然失色。”他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国园林植物对世界的贡献。我国原产的果树、蔬菜、花卉和观赏树木,早已引向世界各地,在各国的园艺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现有中国园林植物达1527种及变种,该园以拥有这么丰富的中国园林植物而骄傲。中国是世界植物起源的几个中心之一,资源之多永远是我们的巨大财富。
  中国现代园艺事业的发展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20世纪50年代,国家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兴起,使农业中的园艺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园艺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也有长足的进步。但是20世纪50~70年代,农业的发展总方针是“以粮为纲”,园艺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这种情况一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后,农业上种植结构的改革,农民真正自主地根据市场变化决定种植什么,园艺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1979~1998年的20年间,蔬菜、果树的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增长,在农业各行业(包括养殖业)中都是排在最前头的。
  我国观赏园艺花卉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到1998年底花卉栽培面积已达9.1万hm2,年产鲜切花20多亿支,盆花11亿盆,花卉的消费需求以年增长20%的速度上升,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1999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昆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和世界园艺生产与科研的最新成就,我国作为园艺大国的形象又一次矗立在世人面前。
  我国的园艺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在一些地区,园艺业已成了改变落后和贫困的产业。

回答2:

因为中国的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各项艺术造诣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回答3:

中国的石狮子,亭台楼阁国外比不了的。在民间有名的是四大园(具体叫什么我忘了)

回答4:

圆明园就是例证 万园之园 园中之园

回答5:

例如圆明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 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 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