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州相当于什么性质的行政区域

2024-12-28 23:07: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西汉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真正的行政区域只是郡、县两级,郡太守直接与中央政权联系,不必通过州一级。

中国历史上“州”的演变:
中国的古文字中,“州”的本意是指被水环绕的陆地。《诗经》“在河之洲”,就是这个意思;直到“州”字有了区划的意义,才另以“洲”字取代其本意。
中国称为“九州”,大概始于尧舜禹时代。《虞书》所载大禹治水而开九州的故事,是后世设州为政区的原始依据。不过,今人认为大禹时代的九州,只是古人对中国地理的初步认知,并无行政意义。
汉武帝时开疆拓土,遂据九州之说略加更易,把全国分置为13州。但那时的州,仅仅是中央监察机关分片对地方郡县行使“刺察”权力的责任区,称为“×州刺史部”,亦非政区意义。东汉末,“州牧”和“州刺史”始由中央九卿充任,正式把州演化为一级行政区。
汉以后,天下分崩,置州渐多。至南北朝,“滥析州郡”之风盛行,称州之地激增至300余。及隋朝一统,大举撤并,留州190个。
盛唐时,疆域空前,置州最多,内地有州330个,边疆有羁縻州760余,总计逾千。至元朝,仍有州350余。明清两代置州较少,明有内地之州190余,边疆羁縻州40余,共240州;清有直隶州70余,散州140余,共计210余州。
民国初,全国统一废除州级行政建制,改州为县,使得带“州”字的地名也大量减少;同时,在少数中心城市设“市”,除南京、北平等市外,一些曾经称“州”的城市仍称为“×州市”,如广州、徐州。
新中国建立后,基本沿袭了民国的做法,但随着“市”和市辖“区”的不断增设,许多州名又得以恢复。至今,以州为名的城市仍有70多个,加上市辖“×州区”,数量更多。
此外,新中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设了30个自治州,但通常只作为行政建制的名称存在,“州”并未真正融入地名之中。

回答2:

不是行政区域,只是地理上的地域划分,相当于现在的华中,华东这样的划分,不是一级行政区域

回答3:

当时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不过区域比省还大,州刺史的权利也是比较大的

回答4:

监察区域,不是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