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王父、祖父:父之父。
亲属关系图
祖母、王母:父之母。
曾祖父、曾祖母:祖之父、母。
高祖父、高祖母:曾祖之父、母。
曾孙:孙之子。
膀孙:曾孙之子。
元孙:即玄孙,为四世孙,与“膀孙”等同。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世父之妻。
叔母、婶: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五代以内亲戚称呼直观图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称谓介绍编辑
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⑴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⑵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⑶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⑷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⑸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⑹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祖父之兄为伯祖父,祖父之弟为叔祖父。
⑺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高祖辈
⑴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⑵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曾祖辈
⑴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⑵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父母
⑴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⑵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⑶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⑷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⑸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⑹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⑺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⑻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⑼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⑽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⑾姨: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⑿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⒀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1.与父亲相关:
⑴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⑵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⑶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⑷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⑸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⑹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⑺堂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⑻堂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2.与母亲相关:
⑴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⑵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⑶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⑷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⑸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⑹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3.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某某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夫妻
⑴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
⑵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1.与丈夫相关:
⑴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⑵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⑶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⑷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⑸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2.与妻子相关:
⑴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⑵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⑶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⑷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⑸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兄弟
⑴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⑵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⑶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⑷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⑸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姐妹
⑴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⑵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⑶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子女
⑴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 “孽子” “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⑵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⑶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⑷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⑸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⑹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⑺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另附
1.家族长辈称谓
(说明: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
曾祖父、母——曾孙、孙女
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
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
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
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
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
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
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
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
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
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
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
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
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
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
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
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
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
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
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
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
2.亲戚长辈称谓
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夫]——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
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
祖姑丈[祖父的姐妹夫]——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
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
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姨夫[祖母的姐妹夫]——姨甥孙、姨甥孙女
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
姑丈[父亲的姐妹夫]——内侄、内侄女
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
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
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
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
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
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
姨丈[母亲的姐妹夫]——姨甥、姨甥女
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
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
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
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
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
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
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
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
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
3.家族平辈称谓
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
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
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
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
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
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
夫弟[丈夫的弟弟]——嫂
弟妇[丈夫的弟媳]——嫂
爱妻[本人的妻子]——夫
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
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
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
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
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
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
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
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
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
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
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
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
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
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
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
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
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
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
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
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
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
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
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
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
4.亲戚互称
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
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
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
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
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
姻翁[亲家]——姻弟
姻姆[亲家姆]——姻室
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
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
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
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
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
5.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尔雅·释亲》曰:“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又曰:“己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1)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2)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需要说明的是:自己,简称“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2]
转自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eM5Nkcb5dn_mzJzRAFCZQAHcdOnB_J0MlBoEfOPvUvz_z3FMJ3-WhTSXLvbldvKKqCsWW2Sq_tqHQ4QBMf88K
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有很多,查阅如下:
小君细君 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 皇帝的妻子。
梓童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 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 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 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 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 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 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 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 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 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 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 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 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 妻死后又另娶的。
家里 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 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爱人 男女互称。
右客 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伙计、搭档 现代都市对妻子的俗称。
另外,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妇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