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馒头时,往往要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小苏打,原理是什么?

2025-02-02 18:04: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面团经酵母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部分乙酸,加入小苏打是为了中和酸防止馒头变酸,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使得馒头内部产生松软的结构入口更好。另外发酵过的馒头比未发酵的容易蒸熟,这是内部气泡产生的作用。小苏打受热分解也会产生部分二氧化碳。总而言之就是,中和酸,产生二氧化碳松软馒头。

具体做法如下:

主料:面粉200克、紫薯40克

辅料:水100克、小苏打适量、糖10克

第一步:混合所有原料,揉匀等待发酵。

第二步:面团发到2.5倍大。

第三步:发好的面团反复揉匀。

第四步:面团分成7份,揉圆。

第五步:摆入蒸锅静置20分钟。

第六步:中火蒸15分钟后关火不揭盖,焖5分钟再揭盖子。

第七步:成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用小苏打

回答2:

面团经酵母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部分乙酸,加入小苏打是为了中和酸防止馒头变酸,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使得馒头内部产生松软的结构入口更好。另外发酵过的馒头比未发酵的容易蒸熟,这是内部气泡产生的作用。小苏打受热分解也会产生部分二氧化碳。总而言之就是,中和酸,产生二氧化碳松软馒头。

回答3:

中和发酵中产生的酸,同时生成二氧化碳,使面团发松

回答4:

做馒头时要放小苏打,是用小苏打把面团催化,从而易蒸熟.口感柔软,不放小苏打就成蒸面团了,蒸熟虽然也可以吃,就不叫蒸馒头了.完全变样且变味了.

回答5:

高温蒸时分解为纯碱碳酸钠,CO2,H2o
CO2气体从面团中放出,形成一个个小孔
是馒头更松软

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