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宪法大纲》

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纳》和《十九信条》??
2024-12-27 21:17: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迫于内部政治压力,颂布了由宪政编查馆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纳》,成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合法外衣。《钦定宪法大纳》未给人民真正的民主权利,只是使君权宪法化而已,因而激起了朝野普遍的不满。《十九信条》和《钦定宪法大纲》比较在体例与内容上均有不同,一是采用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二是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力,规定皇权以宪法时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行,宪法修正提案归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皇帝直接统海陆军,但对内使用颁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陆军条约非约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规定。三是它属临时宪法,而《十九信条》则已成为一种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性质,它明确规定关于国会权限条文,在国会成立前,由资政院代行国会权力,朝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即据《十九信条》于1911条11月8日“选择” 袁世凯,并由皇帝任其为总理大臣的,但《十九信条》仍以“大清帝国之皇帝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为基本精神,人民的民主权利只字未提,《十九信条》未能挽回清廷的厄运,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至此,结束了中国两午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高校发展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又是社会繁荣的助推器。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基石。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着较深厚的知识底蕴,敢于创新,乐于思考,是高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高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考虑这样的校情,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为广大师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要多为师生员工谋实事、办实事。对教师,这一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的扮演者,除了关注其角色期待外,更应关注其群体的身心状态,如部分中老年教师的身体属于亚健康,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默默耕耘在教坛上,几十年如一日。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我们过去曾经忽略的问题,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心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要子女般的爱护,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身体情况;注意保障广大学生的权益,及时处理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二、 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学校作为一个服务性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组织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潜能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关键是要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无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还是对课程建设的评估,都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剔除弹性较大的项目指标,一切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其实,在教师群体中,每个体都各有千秋,各路“神仙”,各显其通,都应给予肯定,给予公正评价,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让长者更长,不削峰填谷。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让所有教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专心教学又和谐相处。当然有一点必须强调,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应该是优秀的教师群体,将最优秀的教师群体激励吸引到讲台,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学校就会不断呈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 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民主氛围

一是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程序 。对涉及学校政务、财务以及事关学校重大发展或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情况,都要及时通报。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和职代会的作用,明确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提升决策水准;二是鼓励全校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民主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学校所做的一切决策,都要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要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使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顺畅地传递到决策层,并作为制度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四、 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首先,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组织,集中体现在它的科层化的管理体制上,其组织机构是直线——职能形式结构,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都是这一机构网中的重要网结,各部门都应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与配合的工作格局。

其次,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学校是由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务者等所组成的群体。各类人员尽管文化层次、基本素质各异,但他们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缺少哪部分人都不可。由于工作的分工,难免彼此间产生矛盾,甚至隔阂,这不仅要求领导者具有统筹、协调能力,而且各类人员都应以大局为重,以学校的发展为先,同心协力,以自己的实际本领,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第三,干群之间的关系。学校的各级干部是职责的承担者,而不是利益的拥有者。都应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作为首要职责。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为群众谋实事,为集体谋利益。这样,自然会消解干群之间的矛盾,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干群之间的友谊,呈现和谐的工作空间。

第四,师师之间的关系。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以及与其他教师的交往合作中进行的。这就向每位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与同事和谐相处的重要问题?真诚是基础,理解是关键!教师之间,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应以诚相见,以真交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以宽容的心态、豁达的气度、谦逊的品格,重塑新时代的师师关系。尤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需要所有教师加强交流,充分发挥合力的作用,集体攻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是生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作为共同的受教育者,他们首先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十分复杂,所以彼此间的矛盾时常引发。这既严重伤害学生间的感情,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悖于和谐校园的生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共同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学业。作为学生自身要珍惜同学间的友情,遇事要多方面的考虑,尤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问题的来由。同学间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先检讨自己,后宽容别人。这样,构建和谐校园的愿望就会实现。

第六,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与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又一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大学生是很重感情的。以情感为基础,沟通师生间的思想,适应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苏联教育家马里延科说:“每个学生都可能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种种关系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一种心理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相融使得教师的思想、言行更深刻地在学生心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的另一位教育家加里宁也曾讲过,优秀品德的培养不能“借助漂亮的说教或空洞的鼓动性的喊叫,它们只能以同志间的交往为基础,在日常的看不见的影响下,在整个生活过程中深深地被灌输到意识中去。”这两位教育家都强调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所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 大力强化爱校意识

所谓和谐,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上,具体体现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意识的强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以及所有的教学设备。前者属于人工自然环境的范畴,它可以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刚性的条件措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它,而不应随意地践踏与毁坏。后者是学校这一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条件,同样需要人们珍视,倘若校园内到处出现损坏教学设备的行为现象,这怎能与和谐校园联系在一起呢?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望广大师生员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为使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作出更大的贡献!you a !

回答2:

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迫于内部政治压力,颂布了由宪政编查馆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纳》,成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合法外衣。《钦定宪法大纳》未给人民真正的民主权利,只是使君权宪法化而已,因而激起了朝野普遍的不满。《十九信条》和《钦定宪法大纲》比较在体例与内容上均有不同,一是采用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二是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力,规定皇权以宪法时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行,宪法修正提案归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皇帝直接统海陆军,但对内使用颁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陆军条约非约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规定。三是它属临时宪法,而《十九信条》则已成为一种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性质,它明确规定关于国会权限条文,在国会成立前,由资政院代行国会权力,朝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即据《十九信条》于1911条11月8日“选择” 袁世凯,并由皇帝任其为总理大臣的,但《十九信条》仍以“大清帝国之皇帝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为基本精神,人民的民主权利只字未提,《十九信条》未能挽回清廷的厄运,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至此,结束了中国两午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