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做文明人.调查报告

2024-12-14 13:15: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调查目的: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有的家长在教养子女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他们的自私言行和一些社会上的个人思潮影响着孩子,促使一部分幼儿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儿童如能在伦理道德、礼仪风化等经典中国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的熏陶下,就会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尊老爱幼,成为一个倍受欢迎的人。

基于此,自本学期起,我园在中班开展了《弟子规》的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孩子还是有些变化的。本调查力图通过了解幼儿学习情况,以获取幼儿学习状况的资料,为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时间:

<一>调查对象:愚园路第一幼儿园中二班幼儿,共计29名,年龄4--5岁。

本次发出调查问卷29份,收回22份(另有7份没收回的原因是家长未交),其中有效问卷22份。

<二>调查时间:

2004年11月10日——2004年11月25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学习的态度

表1 家长的态度

态度 支持 不支持 不置可否

数量 14 0 7

百分比 66.6% 0 33.3%

根据表1显示出:

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学习《弟子规》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能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至于使传统文化断层;希望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深远而长久地影响每一个子孙后代。

而有些家长表现出不置可否的态度,经访谈了解,这部分家长认为《弟子规》属古文类,并不适合还处在形象思维的幼儿,这些孩子根本是无法理解《弟子规》的真正含义的。

〈二〉 初期学习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幼儿对于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结果见表(2)

兴趣度 有兴趣 兴趣一般 无兴趣

初期 16 5 1

72.7% 22.7% 4.6%

现在 14 7 0

66.6% 33.3% 0

表(2)显示,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现在孩子在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度上显示出,兴趣有所降低。

兴趣之所以降低的原因,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儿童自身问题。《弟子规》毕竟属于古文范畴,它不同于儿歌、童话,严格意义上说,它不适合3-6岁的幼儿。虽说如今许多研究者将它简化、再简化,可让孩子们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 教材问题。目前我园所用教材只是纯文字的教科书,显然,它也不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众所周知,幼儿所用的教材要有选择性和目的性,要图文并茂,并尽可能的卡通化、简单化、美观化。

3. 教师问题。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度。很多老师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愿意去了解,更不必说研究了。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让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

4. 家长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家园一致,家园同步,所以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是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的,需要家长在自己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辅导。

〈三〉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辅导程度

幼儿学习的兴趣保持也表现在家长的态度上,那么,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辅导,帮助孩子去理解呢?调查结果见表(4):

表(3) 家长辅导情况表

经常 偶尔 从不

以前 8 12 2

36.4% 54.5% 9.1%

现在 8 12 2

36.4% 54.5% 9.1%

从表(3)两次时间的对比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的辅导是没有变化的。但是经调查表格的分析,发现家长对于孩子的辅导程度是直接关系到孩子对于《弟子规》学习的兴趣和对内容的理解。

〈四〉孩子在经过一段学习后的变化

有变化 无变化 偶尔有变化

数量 13 7 2

百分比 59.7% 31.8% 8.5%

家长们大多感觉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变乖了,在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上也有很大进步。有个家长反映孩子在路上他捡到废纸、果皮等,总是拿在手里走好长一段路,直到把这些废弃物扔进垃圾箱!这说明《弟子规》的学习对孩子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四、调查后的启示:

究竟该如何保持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做法:

1、自然学习法

采用活泼愉快、唱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的诵读。同时配合图片,相关的录像,让孩子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在含义。

2、角色扮演法

《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教学要创设情境,只是一味地诵读是不适合学前儿童的。儿童的认知因素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其中角色扮演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教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讲到“出必告,反必面”时,我们班上的两位老师就通过扮演母亲和孩子,让孩子们观看。孩子们在观看之后,就明白“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了, 从而学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3、行为强化法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身边发生的有关事件进行学习,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强化,巩固以形成的习惯,并能进行灵活运用。如孩子们多贪恋各种玩具,每当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时常会出现家长千呼万唤而孩子却不欲理睬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我会提醒孩子们:“《弟子规》告诉我们父母呼唤时应该怎样做?”于是孩子们会一齐喊出“父母呼,应勿缓。”贪玩的孩子听到这句话,即便有些不情愿,也会很快离开座位,跑到父母身边,乖乖地跟父母离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这一被动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行为。

4、家园互动教育法

通过《家园联动》和平日沟通,让家长更加关注《弟子规》的学习。一方面,在幼儿指读时,可帮助孩子正确指点所诵文字,保证孩子所指即所说,使他们对诵读是文字有一个印象。另一方面,父母子女齐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同时也加强了自身修养,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

五、结 语

21世纪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存能力的竞争。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人准则,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如今谈得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却对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谈之甚少。

《弟子规》为幼儿的行为教育提供很好的文本,它教育成功的标志,是孩子们在行为习惯上有显著的改变,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毕竟《弟子规》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值得研究的方面还很多。

本文仅发表浅见一些,还有很多纰漏之处,有待于更多的同

回答2:

  为什么我要来上弟子规呢?原因很简单,其实我是半推半就,怀着姑且一试的心来的。

  记得妈妈在计算机前看着屏幕、拉开嗓子叫我的情境......。那天,妈妈把我叫到她跟前,叫我看着屏幕上弟子规课程招生的网页,然后问我要不要去,因为妈妈很希望我去,那时我心想,妈妈希望我们兄妹去,而去一下也不妨,有可能还有新的、特别的、不一样的大收获呢!我抱着这心态来上了第一堂课……。

  上了第一堂、第二堂,上越多的课,我就越知道幸好我有来。每个礼拜一堂课,教我如何做人处事、教我孝顺,学着学着,我知道该如何与好友同学相处、知道该如何孝顺长辈,这每礼拜一堂的课程也消弭了我心中的不平和怒气,所谓即知即行。在这课程中,我也有做了改变,可是只是小改变,然而我的小改变也让我学到人真的要听话,很差劲的我只做了小改变,可却使我的生活有了很不一样的改变。我想我要给自己一个期许,我要更听话。

  到这我想起了影响我最深、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那是在母亲节前的一堂课,在那节课之前,不乖的我又做错事让妈妈生气了。到了孔庙后,我万万想不到这次上课,是使我第一次有向妈妈道歉的动力与鼓励。那次上课,老师找了些有关母亲节的影片,我边看边掉泪。看完后老师让我们拿了糕饼,在大家的面前双手拿给父母,老师让哥哥拿给爸爸,我给妈妈。那次,我鞠躬并向妈妈说对不起,当然,妈妈原谅了我也教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事是我在弟子规之前不可能,也从未想过、想做过的事。这一切都要感谢圣贤人的教诲-弟子规、感谢老师、父母,真心的感谢啊!

  有人说上这些课会不会耽误正课呢?我现在可以大声的说,不但不会耽误正课,而且还有大大的益处。老师们教我们如何做人,做的光明磊落,读起书来心自然清,老师还把过去自己读书的经验教给我们,更重要的是我在段考前也有去上弟子规,去了不但不会考得差些,还可心定下来考出更好的成绩。真的感谢老师、弟子规、父母和跟我一起去上课的哥哥,谢谢。

回答3:

弟子规,圣人训等经典是圣人所赐全人类的宝贵礼物;它能使人头脑更清醒,明白做人的道理,为如何做人指明了方向净化了人们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