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作者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2025-01-06 00:42: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原因在于:

1、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和赏罚公正严明是施政的举措,而亲贤远佞是核心、是大方向和兴衰之道;

2、亲贤远佞是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这两个意见的基石,因为无论集思广益还是赏罚等举措都要靠人来实施,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事物的具体发展方向。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做到赏罚公正严明和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所以诸葛亮才会把第三条建议看的尤为重要并最后强调,指出前汉兴隆、后汉倾颓之故,皆在“亲贤臣,远小人”与“亲小人,远贤臣”的区别,希望后主能亲贤远佞,兴隆汉室。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的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南征,平定益州、永昌等四郡,安定了后方。这些都是为推进事业,出兵击魏做准备的。

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同年七月,孙权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这正是蜀汉进击中原的良机,于是诸葛亮毅然决定出征讨伐曹魏。

经过一番准备,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可是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近佞远贤,难以守成,这是诸葛亮最为忧虑的。为了开导刘禅,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励众志,所以写了这篇表文。这篇《出师表》是他出师前向刘禅上的奏疏,篇名为后人所加。

作品赏析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此篇文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

回答2:

三条政治主张是:1 诚宜开张圣听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亲贤臣,远小人
1,广开言路2,严明赏罚3,亲贤臣远小人
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因为作者的目的是兴复汉室.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就是关键,也是作者最希望陛下所能做到的.

回答3:

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最后一条最重要,前两条是围绕最后一条的

回答4:

最重要的是亲贤远佞,因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当然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也很重要

回答5:

亲贤远佞.
作者的目的是兴复汉室.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就是关键,也是作者最希望陛下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