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有一些分泌物很正常,会自然脱落,一般没必要清理,特别是不要用尖锐或棉花棒清理。不然,很容易把分泌物往里推,或者损伤耳道,影响听力。当然,如果耳道内有大的耳耵,无法自行取出,影响听力,可以去正规医院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用专用工具取出。
错!耳屎又称为耵聍,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飞虫进入耳朵深处,粘附住外来污染物的入侵,如头发、灰尘、水等。耳屎在正常的情况下会自行排除,如果耳屎过多才需要特殊清理。
不是,多了才清理一下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耳屎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不建议你经常清理耳屎。因为它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经常清理,可能会应为操作不当,不小心伤了耳朵,影响听力。
一般的,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耳屎可以自行排出。
另外,你也可以睡觉的时候侧卧。这样耳屎可以借助重力,掉落。或者时间长一点,在洗澡、洗头之后,有棉签,轻轻地把耳屎粘出来。
我们小时候,父母经常喜欢用金属的挖耳勺给掏耳朵。很痒,稍不留神动一下,就会伤到耳朵。现在外面的公园,茶铺有很多拿着工具四处走动,帮人掏耳朵的。据说有颤抖的效果,很舒服。其实也是伤耳朵的。且掏耳朵,会上瘾。过几天又想掏。
所以只要不是严重到因为堵塞影响听力,建议还是让其自然排出。不要去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