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洗脚秀还是真正的感恩教育

2025-02-01 03:22: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每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都千差万别,感恩教育不应该拘泥于形式,感恩是内心长期真挚的体会,而不依赖外界短期激发。真正的感恩教育,应当是氤氲于日常生活中的。

别让感恩变成形式化的洗脚大会

煽情的音乐,演讲者的声嘶力竭,父母孩子抱着集体痛哭……相信不少孩子在感恩教育活动中,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但是这种所谓的感恩教育,效果真的好吗?

最近山东密山市第一中学举行了一场独特的“感恩会”,一千多名高一新生在军训闭营式上,端着脚盆给家长洗脚。学校负责人说,此举是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懂得感恩,且此类活动今后还将持续。

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感恩教育,独生子女的出生,让很多孩子理所当然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有些孩子在这种宠爱中,变得自私,不懂感恩,学校的感恩教育想要培养孩子知恩、感恩的人文情怀,这肯定值得肯定。

可是,“感恩教育”与“给父母洗脚”似乎渐渐成为固定组合,这种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很多孩子得不到感化,想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可能一厢情愿了。

知名作家叶开对此曾提出过公开批评。他指出,人和人之间,包括父子、母女之间,其正常的关系是相互尊重,是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依靠类似搞活动、作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他还认为,这样做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

感恩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更需要

很多家长日常宠着孩子,啥都不舍得孩子去做,妄想通过一次洗脚,孩子就能感知到父母的艰辛,想要孩子学会感恩,这感恩未免来的太快太虚。

前几年,上海浦东机场发生一幕惨剧,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生命垂危。究其原因,是汪某留学五年已经掏光了家底,花费超过150万,母亲已经无力再支撑他留学。

当时大家都在骂汪某,说他不懂感恩,狼心狗肺,可是,这一切真的全要怪孩子吗?作为父母难道不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真的够吗?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全心全意付出,不奢求回报,可是,物极必反,没有节制的母爱,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跟引导,就像在体内埋下一粒恶果,迟早要开出变异的花。

因为现在孩子少,物质条件变好,全家人都围着一两个小宝贝,简直成了小祖宗,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给孩子,要什么东西,贵了,也是来一句“没关系,孩子喜欢就给他买吧,大不了我们省一点。”

为什么孩子要什么都给他呢? 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受挫折的过程,剥夺了孩子成长受挫折的权利,他又怎么会长得好呢?

习惯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突然间告诉他,家里不能提供他想要的了,这孩子是会突然体谅父母的艰难,还是会觉得父母是在为难他呢?

毕淑敏曾写过: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幸福感降低了,感觉不到幸福呢?那是因为他们从生下来就被亲人的爱给灌满了! 他们早已麻木了、习以为常了, 同时爱他的人们又没有教会他们给予,也就是感恩教育的缺乏,才造成现在许多欲哭无泪的事情发生。

她讲了三个小故事,当孩子们被问及“你什么时候感到别人爱你?”时,一个小女孩答道:“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着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会帮妈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 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一个光头小男孩说:“我爸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 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是我妈妈还没有回来, 我就先给我爸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 我知道他是爱我的。”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 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 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 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 另一个女孩说。

感恩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是家长对孩子爱的浇灌,让孩子从心底里滋生出爱的果实,是家长给孩子机会去展现他们的爱,让他们有机会去付出,让他们可以感知到给予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请不要让感恩教育变成集体洗脚秀,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中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孩子在得到爱的同时再给予爱。

爱是一个天平,在得到的时候懂得付出,才会收支平衡,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才不会无视父母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