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家喻户晓,许多人却一头雾水,按道理美女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赵匡胤应该和京娘结为夫妇才符合国人大团圆的审美心理啊,为什么二人有缘千里相会,却无缘结为夫妻呢?
赵匡胤(927~976)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出身将门,为人性情豪爽,喜欢打抱不平。
赵京娘(932~949),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小祥村人,美丽贤惠、生性善良。
赵匡胤比京娘大五岁,二人同是出生于五代乱世。赵匡胤父亲赵弘殷因为家贫入赘于杜家,因为受不了几个大舅哥的挤兑一怒之下投了军。赵匡胤虽然是家中长子,但父亲南征北战根本无暇顾及家庭,所以自幼不为母亲和舅舅所喜。等到赵弘殷在军中立稳了脚,杜氏带了儿子去洛阳投奔丈夫。等到赵匡胤到了适婚年龄,父亲作主为他娶了妻子。
有了妻室的赵匡胤在家中的地位并未有所改善,担心新婚妻子也跟着自己在家中受委屈,思来想去,赵匡胤也决定和父亲一样出去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辞别双亲妻子,出外闯荡江湖。
哪知道这一出去才知道“好出门不如歹在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赵匡胤很快见识了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走投无路之下,他去并州清油观投奔叔父赵景清。
叔侄相见自然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就在此时,赵匡胤突然听到后殿传来一阵女子抽泣之声。循声找过去,发现了被歹人劫掠在此,藏在供桌下瑟瑟发抖的京娘。
赵匡胤最是见不得女孩子哭,问明原委,当即替她解开绳索,不顾叔父阻拦,决定亲自护送京娘回家。
赵匡胤不远千里,历经千辛万苦终将京娘送回了她的家中,京娘对赵匡胤心生好感,赵匡胤却坐怀不乱,只与她兄妹相称。哪知道他见义勇为的英雄行径却不为京娘家人理解,京娘哥嫂甚至认为“其妹先行被贼人所劫掠,后与红脸大汉日夜相随,同行千里,毕竟男女有别……”“孤男寡女,千里相隋,难免有人说三道四,你叫京娘今后如何见人?”
赵匡胤年轻气盛,闻言当时就怒不可遏,道:“我送京娘出于正义,别无它想,若占有京娘,外人看来与强盗贼人有何区别?”于是打马扬鞭走的不知去向。京娘因为不堪忍受兄嫂的白眼与世人的误解,当天晚上就悬梁自尽,临终留诗一首道:
天付红颜不遇时,受人欺凌被人欺。
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白天地知。
京娘含冤受辱而死,惊动了地方官,经验尸查证,京娘仍是冰清玉洁的处女之身。
赵匡胤辞别京娘,后来投到郭威帐下从小校作起,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作了皇帝。想起对自己痴情一片的京娘,派人前往寻找,这才知道京娘在自己离开后即香销玉殒。于是封京娘为“贞义夫人”,并立祠建庙,四时祭祀。
一千年前,男人三妻四妾并不是什么希奇事,赵匡胤为何要拒绝京娘的爱呢?
首先,赵匡胤不能无视“同姓不婚”的旧俗:前溯千年,秦始皇灭赵国,赵王后裔流亡散居邯郸、涿州、中牟等地,赵匡胤出生在赵国故土涿州,京娘出生在赵鞅父子发迹的山西蒲州永济,如果搬出来家谱,两人是同根同祖。
另外,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赵匡胤四海漂泊,既是为寻找出人头地机会,也是为了逃避。他既然抛得开新婚妻子,自然不想为情所困,消磨了英雄气。当一个男人经济、人格不独立的时候,根本无法为自己心爱女人撑起一片蓝天。与其让京娘嫁到家中受委屈,不如相忘于江湖。
受家境所迫,为实现理想抱负,放弃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