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译文
作为将帅,在性格上有五个方面的忌讳。蛮干死拼,很有可能战死疆场;贪生怕死,很有可能被敌军俘虏;急躁易怒,很有可能被对手调戏;沽名钓誉,很有可能受不了刺激;爱民过甚,很有可能劳心被动。
二、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三、出处
《孙子兵法》·《九变篇》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作品赏析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
三、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将帅有五个致命的弱点:只知硬拼,就有被杀的危险;贪生怕死,就有被掳的危险;刚忿急躁,就有被轻侮的危险;清廉自好,就有被污辱的危险;宽仁爱民,就有被烦扰的危险。
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只知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贪生怕死,可能招致被俘;性情暴躁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过分爱护民众,就可能不能正确的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
这句话要放在语言环境去理解,不能从旁观的角度理解,要想真正理解,就把自己做为这位将邻或者对手用代入法来解释:
必死,可杀也;作为对手无时无刻不想地把对方主将置于死地,所以如果对方将领是有必死之心,则真的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如果是自己则也要明白,自己的必死之心一定会招致祸患;从这个角度,后面的几句话,就非常好理解了。
必生,可虏也;一旦追求是生存下去白的目标,那么无论敌人还是自己,都有被俘虏的危险;
等等,如果将领本身这样的性格特点,就会被对待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