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

2024-12-23 03:55: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包括美欧在内的发达国家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没有完。据最近《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研究报告认为,危机没有结束,要警惕防范第二步经济危机,而且认为是发达国家内部的问题。这种说法各媒体已有披露,是主要的一种看法。另一种观点认为,危机没有结束的重要原因是,来自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带来的泡沫破灭,刚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还会继续一个个暴露出来,所以认为欧美不代表整个世界经济,因为比较小的经济体还有很多困难如债务危机、失业等。这两种观点的声音还是很大的。我的想法是,这两种观点有事实,有依据,但它没有看到主流。没有看到在中国入世后,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推动力下的运行和演变的趋势。

  我认为,2010年经济会明显全面复苏。之所以这样乐观的判断,是由全球宏观经济状态与微观经济数据支撑得出的。

  全球经济分几类,首先是资源经济体。像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俄罗斯、中东地区等以石油、矿石、有色金属及其他原材料为主的经济体。澳大利亚去年4季度经济全面增长,巴西、俄罗斯晚一些,俄罗斯10月份以后工业经济好转。石油、天然气的出口量、出口值、出口效益都在改善。中东地区尽管有迪拜媒体宣传引起大家注意的事件,但是我认为只要石油在75~80美元左右或以上,整个中东地区的自我保护和提升能力还是强的,迪拜占它地方的石油不是很多,在经济中比重不是很大,在900亿债务中只有256亿是要延期还债的。关键是中东地区的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朗地区,石油在75%~80%以上,贸易、财政的盈收确实很好。

  印度经济与中国去年4个季度差不多,一直在与中国比赛。印度不仅是新经济,其他方面也在发展。这是资源经济体。

  其次是欧、美、日发达国家三个板块。三个板块占全球55万亿总GDP的比重非常大。美国自身就是15万亿。观察北欧、日本经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3季度总量已经上升,是去年上半年负增长后的首季正增长。我们关心的是今年1季度、2季度是否正增长。我的看法和理由是:

  (1) 看美国的经济:企业已经活起来了,开始盈利。汽车制造业方面订单和资金流账款回收都在改善。

  (2) 美国的生产活动恢复,创新在加快。比如汽车、新能源、生物制药都在改善。我注意到他们行业的生产率在提高。去年10月份3季度的生产率大概在8%左右。这是很重要的。看美国经济不能像中国一样,只看投资、看消费、看工业增加值。关键看他的生产率是否提高了。生产率提高是很重要的标志。

  (3) 美国在2009年11月份前主要是出口增长,11月进口开始大幅增长,同比、环比都增长。说明美国自身购买进口品的需求增加了,说明收入改善了。尽管失业率还是很高,劳动收入不多,但是财富收入增加。比如股市,道琼斯指数3月份从6500点长到10800点。美国这个国家不管是国家机构还是家庭,都持有大量的债券、股票这些产权性收益。

  (4) 美国现在新型指标如采购经理人指数(PRR),大都是靠制造业,美国达到55.9 % 。50以下是不景气,50以上是景气。美国现在接近56%,而且是连续好几个月。

  (5) 美国资本市场包括期货都在往上走,我认为是牛市。这个观点我曾讲过。按数字测算标准,超过250周多少天进入拐点,通常是这样。最近工业生产和GDP都在加速,所以美国经济从这六、七个指标看是好的。

  (6) 分析看长还要看短。看总体是否回升关键看短板。像水桶,短板在延长提升是好事,意味着水容量在增加。只有两个短板。哪两个短板?
  第一个短板是房地产。美国在去年前3季度是差的。但是4季度尤其是11月份开始,二手房销售,旧房、新房及新户建设投资都是增加的。而且最近预期房地产的需求是增加的。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根源是房地产,热了之后泡沫破灭引起各种债务链条的中断,引起了金融危机。我想如果房地产在政府救市后开始在复苏的话,应当抓住这次由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大家要注意最近大陆的资本有些在往美国走的动向。

  第二个短板是失业率。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很高。由危机前不到5%,已经提高到去年10月的10.2%。美国失业率是判断总量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我讲的是看动态,要看它是继续上升?还是走平?还是往下的趋势?我认为是第3条。因为去年11月、12月是10%,没有往上走。更重要的是,美国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每周指数在10月份最高是55万人,现在是43万、44万人。如果领取失业救济金申请人数在40万人左右,就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这是历史资料界定的。这是两个短板。

  短板向上提升,我认为2010年美国经济会出乎所有人意料,包括出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预料。GDP会出现明显增长。我认为会达到接近1978~2008年美国年均增长13.05%的水平。

  GDP增长在3以上,上升趋势是一定成立的。欧元区15个国家有一些小经济体,但有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法国。德国经济环比增长0.5%,法国最近工业增长超过1.2%。德国、法国之所以增长是因为对中国设备的出口。包括汽车、包括化工产品、包括医疗器械。德国出口的增加,同时带动了零部件的生产。德国经济在欧元区15国和欧洲联盟27成员国中是很重要的国家。以前看英国,现在看德国和法国。法国对中国是空客订单和其他。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比美国、欧洲其他国家包括日本的影响都大。

  最近英国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

  ①从去年起房地产开始恢复好转;②CPI去年12月比2008年12月同比增长2.9%;③ 英国最近工业生产在恢复,主要是工业领域制造指标;非美经济主要是日本。日本去年9月不好,但对中国的出口包括建筑领域的机械、汽车、机床、电器出口都在大幅增长,凡是与中国紧密度高的资源经济体也好,发达经济制造体也好都在转身。

  总之,全球经济都在转好,趋势是向上的。信心指标、新型指标、进出口指标、产值指标、需求指标都上来了,只有就业指标差些。我得出的结论是:全球经济在复苏而且复苏在加快。

  二、复苏后各国政府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美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救市,花两个7000多亿,美国联邦储蓄银行最近赚了好几百亿。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3~5年上升周期,金融恢复比预期的要快,2010年下半年或者更早的时候,通过适当收缩流动性资金,提高利率等方法进行调整。现在是全世界有史以来基准利率最低的。美国是0.25%、英国0.5%、欧洲0.5%、日本0.11%、澳大利亚加了3次息,每次加0.25%,越南加一次、挪威加一次、以色列加一次、印度加一次、中国18号正式上调从13.5%调到14%。结论是:2010年和今后几年,是以货币收紧为主要标志信号的政策的推出,这是必然的。每到经济上升时期的前一段要收缩。这种收缩不是退,而是什么时候到可能的边际效应的收缩。边际效应之时的投资安排要谨慎。

  三、中国的经济走势

  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析是2010年上半年触底,下半年回升。全年增长在8.3%左右。回升加快主要有两股力量:

  一股力量是政府推动。4万亿的拉动,对能源投资1.9万亿,还有对民生的投资,包括改善养老院、学校,还有水利工程、大江河治理等;

  第二股力量是民间投资,社会资本投资。今年市场有效需求的增加比如对机床的需求会比去年大幅增加。像汽车、飞机、航空、铁轨、交通运输设备高铁、电气化设备、信息化设备、纺织机械的升级,石油设备、农机设备、建筑机械、环保器械设备、医疗设备等母机制造都有大的需求。这里还要讲信息化中要高度注意的四个化,即:消费生产化、生产服务化、服务信息化、信息全民(程)化。

  制造业领域内需的需求在扩大,在大幅度增加。有企业自身升级的需求,还有出口需求中原有的出口不再是一般粗加工出口,而是整套装备和零部件装备的出口。讲今年的经济,是要给大家信心,不要太多的犹豫,要利用经济上升的周期,工贸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在未来15~20年是最好的时候,要做好我们的投资安排。我认为没有过热,也不可能过剩。

  今年国内的经济增长有几个特点:

  (1)出现了新的周期性趋势转折。经过7年的调整,政府的措施力度是超强的。经过金融危机、经济的下滑、回升、回升的加快,现在旧的已经结束,新的趋势已经开始。按照常规,会有3~5年以上的快速发展。

  (2)三大需求的增长:

  ①出口需求的增长。今年出口需求比2009年好。我注意到珠三角的订单,长三角的订单,服装、化工产品的订单及10月份的广交会都比上半年好的多,订单签约率提高。今年出口经过去年3季度的大幅下降,凡是经过调整结构,有竞争力的企业都会上升。要把握好出口订单。
  ②投资品与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汽车下乡补贴、家电更新的支持、财政收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企业盈收、税收50%出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就业劳动岗位的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今年都会有改善。2009年是千方百计保增长,2010年不是保的问题而是要稳定市场、稳定经济。

  ③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我们需要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是大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没有资本市场。要推动实体资本的发展,利用资本杠杆发展我们的经济。用金融资本润滑实体资本,这是第二次革命。

  2010年的政策与2009年不一样,是有条件的双向调整。去年是单向放松。今年主要是调税,扩大企业生产能力,通过税率调整。现在GDP财政收入太多,企业自身财力不够,动力在调税。有些资源税、环保税要提高,但是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制造高档化、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要减,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减在提升发展能力上。今年加息是必然的,一看CPI走势,二看美国政策动向。从市场角度和利率成本动向周期看,是前半年低,后半年高。要根据融资成本上升趋势,来决定上升周期不同年份投资组合的比重和布局投资。今年的政策变化会多些,不用担心,都是有条件的双向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