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十分注重控制宰相权利。
后来,明成祖废宰相,设立内阁。
就任用了一些身边的宦官替自己分担政务,但这些宦官们只是拥有票拟权,并没有实权,所谓的权利大,好像也只是外人看来。
再者,明太祖既然已经注重了控制宰相权利,我想,他自然也会控制宦官权利,因为在他之前,宦官乱政的例子,也不少。他自然会重视,不让辛苦打拼来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宦官权利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的权利,因为即使皇帝再昏庸,他也是百姓眼里的真龙天子,宦官乱政,是违背了常理道德的,是不会被重视三纲五常的古代人所接受的,也就是说他会缺乏群众基础。
明代的各位皇帝,也不似清政府这般昏庸无能。自然也不是好惹的。
中国历史上宦权取代皇权的事并不是没有过,比如秦朝的赵高。
但是明朝是比较特别明代宦官问题肇始于开国皇帝朱元璋,但一直以来对洪武朝任使宦官的性质与规模、明初宦官组织的形成特点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使得对明代宦官的认识缺乏一个"源性"的基础。事实上,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伴随着以宰相为首的传统外朝体制的解体以及一系列惨烈的政治事件的连续爆发,宦官组织在不断调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朱元璋刻意培育宦官并用以牵制外廷,体现了他一贯的分权思想;宦权的扩张反映了君权的空前膨胀。正是那位被普遍认为是禁止宦官干政的明太祖,赋予了宦官合法的权利和地位,从而使宦官在实质上已作为明王朝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但是宦权却离不开皇权,因为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中的成员都不是真正的男人,他们权利也来自于皇权,也因此他们永远无法取代皇权,立皇帝刘谨虽然全力极大,但是迫于一个名份问题,而且他始终没有真正的得到军队的支持,没有掌握军权,所以他无法称帝,最后明朝还有一个群体就是藩王,虽然建文帝后历代皇帝都实行削藩,但藩王的势力仍然很大,这就导致军权的分裂,也导致宦官无法罢职军权,没有军权自然也没有实权,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
你这个问题很好
我觉得历史中,如果要找一个例子做对比的话
那肯定就是唐朝了
在唐末,宦官的权力极大,不仅把大臣们杀得满街都是,而且把废立皇帝作为一个日常消遣般轻松
但是,在明代就不同了
首先,明代的官僚制度更加完善
本身就与宦官集团存在着多种牵制作用
其次,明代时,礼教更加森严
宦官这一特殊群体
在礼教中,是极度不受尊重的
再次,就是明代的皇权在理论基础上是更加稳固而集中
还有一点就是,其实明朝皇帝虽然不是很勤政,但总算还是脑子清楚
惟一脑子不大清楚的就是天启皇帝
所以才有了魏忠贤
明代历代宦官把持极大的权力的政治基础是建立在皇帝信任的基础之上,在皇帝支持信任宦官的时候,宦官的权力的形式是代天执政。皇帝一旦对宦官失去信任的时候,宦官的权力就没有合法的理论支持。另外明代和汉代 唐代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强藩在外形成了拱卫皇权的势力。
宦官的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宦官,就给予权利,说到底,天下是皇帝的,宦官只不过是打工仔,就像是企业中总经理权力再大,董事会一开会,说开除就开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