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雾冥冥/日薄西山 (薄字的意思不相同)薄雾冥冥:薄báo(形)不浓;淡
日薄西山:薄bó〈书〉(动)迫近
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咨诹善道 (善字是相同意思) 善shàn(形)良好:
至若春和景明(景字是什么意思)“景”是景色的意思。
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 (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未尝稍降辞色:但前辈(先达)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三顾茅庐/瞻前顾后 (三顾茅庐 顾:拜访。 瞻前顾后 顾:回头看)
2.这个句子中成语用是对的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实验,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
解释: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出处: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例子: 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竟然引起这样一场~。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水面波浪;也可用于事件的发展;人群中或人物的心灵上;作品的情节发展冲突上。一般作主语、宾语。
3.绝句和律诗有何区别?
绝句:中国诗体,是近体诗的一类。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问题补充:另外,单句和复句有什么区别?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如下:
1. 定义法 单句是由一个的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语言单位,叫复句。
分句与分句在结构形式上互不包含,语义上不存在主谓、述宾、述补这类语法关系,而是因果、转折、让步、条件等关系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由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单句是一个句子,是由句子成分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各个分句之间都不能互为句子成分如:
对待失败的态度应该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道路。
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
第一个是单句,是一个句子。“是”后面的部分看起来很长,但它不是独立的分句,而是整个句子的宾语。后一个是复句,有两个句子组成,两个句子不能互为句子成分。
2.抓主干法 &nbs, p; 对复杂的句子用定义法不好判断 ,那么需要用抓主干法来区别。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都可以缩成一个主谓短语或非主谓短语。而复句缩短后,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短语或非主谓短语。例如:当你痛苦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当你哭泣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人生的意义。妈妈的病好了,大家都很高兴。
第一个句子是单句,缩短后是一个主谓短语,这个短语是:你想到意义。后一个是复句,缩短后是两个主谓短语:病好和大家高兴。
3.外部标志法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组合起来,这种形式的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可以用定义法和抓主干法来区分。另外一种借助关联词语
组合起来,一般来说这些关联词语是组成复句的标志,但是出现关联词语的句子也不一定是复句。例如:“因为我好好学习,所以我取得好成绩”。“妈妈说: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好好学习”。
虽然这两个句子都借助了关联词语,但是前一个是复句,后一个是单句。那么怎么区分呢?需要用关联词语法来区别。
4.关联词语法 如果关联词语法连接的是句子,那么这个句子是复句,如果关联词语连接的是句子成分,那么这个句子是单句。所以,“因为我好好学习,所以我取得好成绩”。这是个复句。关联词语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妈妈说: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好好学习”。 “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做了说的宾语。关联词语连接句子做了句子成分。这个句子是单句。
5.标点符号法 如果主语是承前者或承后者,中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是复句。如果未隔或用逗号隔开的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的短语是单句。例如:(1)她大方,漂亮。(2)她大方;漂亮。(3)她大方漂亮。(4)她大方、漂亮。(1)(2)是复句。(3)(4)是单句。
总之,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灵活应用,不能死板教条。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应该综合使用以上的几种方法,观察的顺序一般是:先观察关联词语的有无,然后观察关联词语连接是句子还是句子成分,接着缩句后找出这个句子是由几个短语组成,最后看语音停顿的情况。
1、不同。“薄雾冥冥”中“薄”是指雾很淡,而“日薄西山”中“薄”是“靠近”的意思;
相同。两个“善”字均是“优秀的,好的”这个意思;
“景”在这里是指“阳光”;
相同,“征于色”中“色”指“脸色”,“未尝稍降辞色”中“色”也是指“脸色”;
“三顾茅庐”中“顾”是“拜访”,“瞻前顾后”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2、这个句子中成语用是对的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实验,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
解释: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出处: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用法] 含贬义色彩。多用于形容事件的发展;人群中或人物的心灵上;作品的情节发展冲突上。一般作主语、宾语。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
绝句:中国诗体,是近体诗的一类。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单句与复句的主要区别如下:
1. 定义法 单句是由一个的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语言单位,叫复句。
分句与分句在结构形式上互不包含,语义上不存在主谓、述宾、述补这类语法关系,而是因果、转折、让步、条件等关系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由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单句是一个句子,是由句子成分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各个分句之间都不能互为句子成分
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