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用火烧死哪些人

明朝朱元璋用火烧死哪些人
2024-12-28 04:03:5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也称炮打庆功楼
[编辑本段]关键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汉族,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
[编辑本段]事件描述
朱元璋做皇帝后,担心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持功夺权,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庆功楼建成那天,他摆下宴席邀诸位文武功臣们前来赴宴庆功,暗地里却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引火烧楼,以除后患。这事虽然做的很隐秘,但却被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看穿了。席上,刘伯温坐坐在了朱元璋旁边,悄悄将朱元璋龙袍的一角压在自己的坐椅上。当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朱元璋悄然离席。由于有衣角牵动,刘伯温顿时警觉,于是跟随皇帝出了门。果然,朱元璋下楼以后,功臣楼便笼罩在滚滚烈焰中。可怜赴宴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编辑本段]详细经过
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从前有个功臣楼。这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以后,下令建造的。 听到造功臣楼,凡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无不深受感动,称赞太祖英明。只有军师刘伯温忧心忡忡,来到皇宫,见了朱元璋,恳求说:“如今王业已成,臣责已尽,但愿辞官归田。”朱元璋忙说:“军师随我辛苦半生,如今正当享福,为何就要归隐?”刘伯温说:“朝中政事劳神,臣年老力倦,只想过个清闲的晚年。”朱元璋再三挽留不得,便取出许多金银送给刘伯温,亲自送出宫外。 刘伯温出了皇宫,来到徐达府上,向他辞行。临别,刘伯温握着徐达的手说:“徐兄,小弟走了。有一句话望你牢牢记住:功臣楼庆宴之日,你要紧随皇上,寸步不可离开。”徐达一时不明白,想问个究竟。刘伯温说:“照此行事,日后便知。” 功臣楼建成了。这座楼,坐落在鼓楼岗的山坡上,楼身又宽又矮,看来很结实;窗户又高又小,看来很安全。朱元璋择定日子,邀请所有功臣前来赴宴。这一天,日头刚落,功臣楼里一片笙歌,灯烛辉煌。赴宴的功臣们互相恭喜、道贺,好不热闹。徐达心里记着刘伯温的临别赠言,哪有心思与众人寒暄。他举目望望楼顶,雕梁画栋,纵横相连;低头看看地面,方石成格,平滑如镜。忽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用手对墙敲了几下,觉得声音”咚咚”发嗡,他的脸“涮”的一下,白得像纸一样。这时,只听一声喝道:“皇上驾到!”百官肃立,躬身行礼。朱元璋昂然走进大厅,笑容满面,来到席前,忙叫免礼。众人纷纷直起腰来。 酒宴大开,热闹非凡。徐达平日酒量不小,今天却怎么也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酒正吃到兴头,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连忙随后跟上。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是徐达,便问:“丞相为何离席?”徐达说:“特来保驾。”朱元璋说:“不必不必,丞相请回。”徐达哀戚他说:“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朱元璋暗暗一惊,心想:好精明的家伙!我的机密已被他识破。徐达见皇上不言语,又说:“皇上如果执意,臣不敢违命,恳望日后妻儿老母得以照拂。”说毕,转身欲回。朱元璋忙说:“丞相随我来。” 他俩刚走出几百步,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原来,朱元璋为了永保朱姓天下,才设下这火烧功臣楼的毒计。 徐达从功臣楼死里逃生,回到家里,整天饭不想吃,门不敢出,没有多久,忧郁成疾,背上还害了个瘩背,人瘦得脱了形。 一天,两名太监带人抬着一只清蒸公鹅来到徐达府上,说:“皇上闻知丞相贵体不佳,特命小人前来问安。”徐达知道,公鹅是发物,害了瘩背,再吃公鹅,岂不要命,这是皇上赐死啊。想着想着,两行热泪潸然而下,上前谢恩,收下了公鹅。没有多久,他就含恨死去。
[编辑本段]另一说法
历史上没有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的事,这是满清当局对洪武皇帝的污蔑。 朱元璋登基以后,分封了一些功臣。不少人富贵以后就开始骄奢淫逸,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朱元璋是唯一农民出身的皇帝,对下层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对功臣们的行为十分痛恨,将一些贪赃枉法之辈予以法办,比如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 比如大将军蓝玉,纵容干儿子强奸民女,并勾结地方官吏反将受害者的家人判以死刑,最后冤案被朱元璋查明才得以昭雪,像蓝玉这样的贪官污吏,无论他过去有什么功劳,都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 朱元璋对不法功臣的处理,都是通过正规的司法程序,而且是分几次进行的,所以什么炮打庆功楼完全是无稽之谈。 很多被诬陷为死于庆功楼的功臣,其实都得到了善终,比如汤和、邓愈、郭英、沐英等等。刘伯温则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也和朱元璋没有关系。沐英世代镇守云南,《鹿鼎记》里的沐王府就是沐英的后代。 常遇春40岁暴卒,因此满清当局一直造谣说他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其实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死是非常痛心的,还下令在自己的陵墓前造了常遇春的石像,让他世代为自己守陵。如果常遇春真的是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怎么敢这么做,他难道不怕与常遇春地下相见吗?所以常遇春之死绝不可能和朱元璋有关。 所以,所谓“炮打庆功楼”是纯粹的虚构和诬陷,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清朝流传的《英烈传》评书里,这个《英烈传》评书是满清当局授意一些无耻文人篡改明朝人民歌颂朱元璋的话本小说《皇明英烈传》而成,评书里加进了许多对朱元璋的污蔑丑化的内容,“炮打庆功楼”也是硬塞进去的内容之一,在明朝原版的《英烈传》里是没有的。 评书是清朝十分流行的,清朝识字率很低,大部分下层群众都不识字,所以比较爱听评书,《英烈传》评书被满清当局大力推广后在民间影响很大,而“炮打庆功楼”这种说法也因此谬种流传。 以上前后矛盾,一开始说是刘伯温跟着朱元璋跑出去的,一下又说刘伯温没有参加庆功宴,是徐达跟着朱元璋跑出去的。真是低能智残呀。本人认为没有火烧庆功能之事,因为功劳大的那几个人就是徐达,汤和,李文忠,李善长,刘伯温等.....,如开这此人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够不成对朱元璋的皇位进行威胁,如果朱元璋要杀功臣,首先应杀的就是以上几个,可是这以上这些人都是很久也后还才死的,当然有个别是被杀的,但有些也是病死的。再说国家刚好建立,人心未安,百废等兴,且全国也还没有完全统一,朱元璋也不可能做这种蠢事,他还需要他们帮他治理天下。再者庆功晏上能没有徐达,汤和,李文忠,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吗,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被烧死呢,除开他们之外其它人的功劳又如何能够威胁到他的江山呢,既然威胁不到,又何别要杀他们呢。 因此我认为火烧庆功能只能是子虚乌有。
[编辑本段]历史评说
朱元璋的炮打庆功楼,消灭了大多数开国元勋,史学家对此是不会称道的,但他的这一举动,对其身后的政治稳定,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至少没有和后来的李自成,太平天国一样,很快就陷于混乱和失败之中。

回答2:

火烧庆功楼死了好多人,有名的有胡大海、常遇春,没名的就更多了。
当然,火烧庆功楼是否真有其事有待考证,说不定是满清鞑子埋汰明朝,故意造谣呢

回答3:

我们不妨了解了解,与朱元璋并肩战斗一起打天下的好汉都有谁呢?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众多文臣武将的名字,无法在这里一一罗列,但于明朝功劳最大的,大体也就是这些人了。这些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虽然只是辅佐朱元璋这朵大红花的绿叶,却并不妨碍他们的英名在史册上闪闪发光!

可惜这些开国功臣大多结局不好,许多都被朱元璋找借口给杀了。甚至包括徐达、刘伯温这样的大功臣在内,民间也传说是死于朱元璋之手。尽管朱元璋的大开杀戒很值得怀疑,可是被暗中洗了脑的人们都偏向于这样认为,他们懒得动脑子去质疑,所以他们乐于全盘接受清廷的结论。

回答4:

正史并无记载,仅限于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