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作品艺术结构包括

什么是文学作品艺术结构包括
2024-11-23 19:24:1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文学作品的形成是指作品的内容结构和具体表现形态。它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语言、情节、结构、体裁等。
  1.结构: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之一。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作家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了一定的题材,在酝酿、形成作品主题的同时,必然要考虑如何安排这些材料,用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构成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这就是作品的结构问题。它是表现作品内容,显示作品主题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包含着作家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抒情议论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等,而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还有众多的人物、事件和展开人物、事件的社会环境等等,这些纷纭复杂的内容,必须经过作家的精心组织,才能成为一幅统一、完美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图画。所以,结构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结构,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无法组织起来,也无法表现出来。文艺创作中剪裁和布局等等是作品结构的具体表现环节,作家在进行剪裁和布局时,要考虑许多问题:哪些生活素材要写、哪些不要写、哪些要详细地写、哪些要简略地写、哪些人物、事件是主要的,要突出地写;哪些是次要的,可以放在不太显著的位置;整个作品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何者安排在先、何者安排在后……总之,如何使作品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都需要在动笔之前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安排。文学作品的结构工作,并不是一种纯粹技术性的工作,它与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艺术思想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它既要符合作家塑造形象、显示主题的整个艺术构思的需要,又要符合客观生活的规律。一般说来,作品的结构往往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a).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品的灵魂,作品的每一结构工作都必须为更充分、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主题服务。在叙事性作品中,作品的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显示出来的,因此,作家在安排材料时,必须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根据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实质来安排人物、事件和环境,才会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现。譬如,矛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就是根据主要人物吴荪甫的思想、性格的发展逻辑,并以他为中心来安排小说里的各种人物、事件、环境等各类矛盾冲突,集中地刻划出他思想性格的发展过程和悲剧道路,从而揭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可避免的历史结局,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b).结构要完整、和谐、统一: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具有本身的完整性、统一性,才能使作品成为一幅完美的插画。每一篇作品,特别是叙事性的长篇作品,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作家在组织构造时,总是首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脉络,围绕主要的矛盾,突出中心;同时,也十分注意前后照应,使作品的各部分保持有机的联系,成为完整、和谐的统一体。结构的完整统一,并不意味着在创作中只容许几种固定不变的结构形式。在实际创作中,由于作品内容的不同、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才能的不同,作品的结构也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结构。可以说,没有一部优秀作品的结构,会和其他作品的结构完全相同。文学作品结构的多样化,正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才能和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历来的那些在内容上陈陈相因、结构上落入陈套的摹拟性的作品,往往是缺乏艺术生命力的,最终必为历史所淘汰。真正的优秀作家,善于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创造性地安排作品的结构,使得它既能鲜明、突出地显示出作品的主题,又保持着形式的完整性、统一性。
  (c).结构要适应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的要求:一部文学作品采取什么结构形式,是受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作品的主题所制约的,但同时也与作家采用什么文学体裁来写作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形式的构成因素之一,文学体裁也是受文学作品的内容所制约的,但它一经形成就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例如,表现在结构问题上,不同体裁的作品对于结构工作就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内容比较简短、集中,结构也就比较单纯,它主要是按照作者的感情发展的波澜来安排的。而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内容比较复杂,它往往有纷繁的线索,众多的人物、事件、场景,在结构上需要更加细致、周密、妥帖的安排。这类作品,要求以人物为中心,按照主要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逻辑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安排作品的结构。因此,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作家考虑作品结构的头一件工作,往往是根据作品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体裁,而后才是根据内容的需要与体裁的要求,进行具体的、细致的结构安排。
  (d).结构还要照顾到民族的艺术欣赏习惯:结构是一种艺术手段,它不是某一民族所特有的。各民族的文学在结构方面也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但是,各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由于群众的艺术欣赏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的民族传统等原因,在结构上又往往形成了某些特点。例如,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习惯于欣赏有头有尾、层次分明、交代清楚、针线紧密、前后呼应的结构。对于这种民族欣赏习惯,作家在考虑作品的结构时也必须尊重它,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文学作品结构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劳动,一些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证明,只有当作家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锻炼自己的观察现象、认识生活的能力,他才有可能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洞察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安排作品的结构,使作品的形象体系生动、有机、完整、鲜明地体现作品的思想内容。
  2.情节:文学作品的情节是指叙事性作品和剧本中人物活动的过程,某种性格、典型成长的历史,它是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时间组成的。如高尔基所说的,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那么,文学作品的情节,毕竟是属于内容的因素,还是属于形式的因素?对这个问题需要做具体的分析。如果情节是指作品因素,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什么原则、采用什么方式来组织情节的结构问题。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和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也往往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才能得到最充分、最鲜明、最突出的表现。因此,作家刻划人物性格,就要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通过他与周围环境、与其他人物间的关系和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也就是通过作家精心安排的情节来表现。没有巧妙而合理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就无法充分地显示出来。文学作品的情节,并不是一些生活事件的简单罗列铺陈,而是作家依据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加以组织、安排而成的。在叙事性作品中,不同性格的人物,总是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展开行动,构成各种各样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因此,人物性格的发展,是作品情节的核心。作家在创作中,不能任意地编造、安排作品的情节,也不能把某些与人物性格无关的情节强加在人物身上,而应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根据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来选择事件与虚构事件,组成完整的情节。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作品情节的基础。文学作品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正是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生动性、丰富性的集中表现。生动的、完美的情节,必须正确地、恰当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发展;离开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结果必将是本末倒置,使作品丧失艺术生命力。例如,近代的某些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往往是回避了甚至是掩盖了生活中真正的矛盾冲突,企图以曲折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这类作品,不可能创造出有深刻教育意义或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生活事件的展开,总是有头有尾、有起有伏、有发展过程的。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也有段落、有过程。它一般包括这样的基本部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发展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上五个部分,但并不是每部作品都如此。在实际创作中,作家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艺术要求,创造性地安排作品的情节。例如,有些作品没有序幕,“开门见山”地揭示出矛盾、冲突;有些作品在结局之后,还有尾声,交代情节结束后人物的命运,与序幕相呼应,如曹禺的《雷雨》。同时,作品情节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也可以把某些组成部分省略或倒置,以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鲁迅的《祝福》,就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然后回述她一生的坎坷遭遇,这样就给整个作品笼罩了一层凄惨的悲剧气氛,增强了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力量。此外,情节的安排可以采用单线发展,也可以采用双线或多线交织发展。总之,对于作品情节的安排,作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创作个性,根据艺术表现上的不同需要,相应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

回答2:

作品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

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1、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2、作品内容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3、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我们常说的艺术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就来自作品的内容中的情感与思想,即我国古代理论中的情与理。4、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