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个人,心思非常细腻,还有人说,曹操比刘备好。曹操做事非常谨慎,不会那么慌乱。虽然曹操有点贪慕虚荣,但是只要带兵打仗就战无不胜。比孙权,他善于拓宽领土,而不是向孙权一样善守江山,比于司马,他不用盗取别人的果实,自己就能开创一片天地。
猜忌.曹操的猜忌性格反映在他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奸诈.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先说曹操的奸诈.
温情.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
狠毒.但是你要认为曹操多么温柔,那就错了.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就不认识人.
宽容.曹操杀了于他有恩的许攸,却放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
报复心强.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
性格矛盾,海纳百川.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奸诈。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就觉得他是一个奸诈的人呢?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就比较奸诈吧。在三国演义的很多回合中都能看出曹操的奸诈。①在第一回中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这充分说明他天生狡猾,善于阴谋,从小就具有政治家的资质。曹操一出场,就给人一个狡诈的形象,尽显了他奸诈的本色。②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写到:“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这回说的是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这就是曹操,用他的“巧诈”成就了自己的功名。③在“借头压军心”中也尽显曹操狡猾与奸诈。话说曹操的十七万大军在外而粮草将绝,曹操面临着一个军事家最大的忌讳他是如何解决的呢?他首先用了第一个欺诈手段就是用小斛来发粮,如果不用小斛发粮的话,根本就闯不过当前的难关。但是这种欺诈的手段已经引起军心的怨愤,要如何平军心,曹操竟然想出了“借头压军心”的奸计,自私与毒辣使曹操嫁祸于人,以解脱自己,他对王垕说:“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汝妻小吾自养之,汝自无虑也。”这里每个字句都渗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冷酷。如果说用小斛发粮是曹操奸诈的第一层次的话,那么王垕的被杀则是他奸诈的“升华”,可以说仓官王垕的死是与小斛发粮的命令同时酝酿、决定的。(2)曹操篡汉。民间认为曹操是个奸诈小人,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篡汉。在古代的时候,皇帝就是一国之本,国之根基,但是曹操却要自己当皇帝,肯定就要受到人民的唾骂,从这个方面来说也应该是人民认为他奸诈从而不喜欢他的一个原因吧。(3)最后可能还因为曹操说了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话,让人们更加痛恨他的奸诈。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董卓入京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阳,抄小路回家乡。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到老朋友家去休息,突然听到朋友家有磨刀子的声音,以为被出卖,于是把他们一家都杀了,可是到后面才发现是他误杀了朋友一家,于是说下了上面的话。也许就是因为以上的几个原因,所以才让人们一提到曹操就想到他的奸诈吧。
猜忌、狠毒、阴险。这也是曹操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猜忌、狠毒、阴险则明显体现在借故杀人与借刀杀人中。比如说,曹操在杀杨修时就采用了借故杀人。①由于杨修的侍才放旷让曹操有了杀杨修的想法,但是碍于曹操有一个“爱才”的名声摆在外面,所以他只能忍,但是偏偏这个有点自大的杨修在他军事行动不利,心烦意乱,有气没地方撒的时候窥透了他内心的秘密,揭穿他的“鸡肋”哑谜,所以才使曹操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给杨修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掉了,而且这个罪名很正当,使他因猜忌而杀人的恶劣行为成为合法的,曹操就这样顺利的除掉了一个眼中钉。②孔融给曹操推荐了一位年轻有为的祢衡,但是祢衡向来就看不起曹操。于是曹操怀恨在心,想找个机会来羞辱祢衡。可惜在宴会上,曹操反被祢衡击鼓辱骂,让他失尽了面子,他也是恨得牙痒痒,曹操就想借刘表的手来杀祢衡,最后是黄祖做了他的义务刽子手。牺牲他人的性命为自己解除困难这种毒辣与自私的高度结合更是曹操的拿手好戏。③再看“梦中杀人”。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中害己,他精心编造了一个“吾梦中好杀人”的谎言,但是他知道凭他只是在嘴上说说,肯定是没有人相信的,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话,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曹操又自导自演了一场梦中杀人的好戏,再看看他醒后的表演,“佯惊问”、“痛哭,命厚葬之。”这次的结果当然是达到了曹操的要求:“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在这里也让人感觉到了曹操的猜忌、狠毒、阴险。
3、多疑与狂妄。曹操总是运用权奸巧诈来消除自己不喜欢的人,主要的原因还表现在曹操生性太多疑了,他总是认为别人要谋害他,睡觉都要编出个“梦中杀人”的事来保护自己,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会多留个心眼。比如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汉献帝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疑盘问,当知道汉献帝送锦袍玉带给董国舅时,马上就要董将衣带解下,并对着太阳光细细地详看。好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在这里曹操的“多疑猜忌”就完全暴露出来了。曹操不仅多疑,还很狂妄自大。比如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就是抓住了曹操的性格特点,就知道曹操害怕雾太大,诸葛亮会使诈,于是搞偷袭,结果就是白白送了对手十万支箭;在《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被一个响雷吓的筷子都掉了,曹操认为他胆小如鼠,结果对他放松了警戒,酿成大错放虎归山;在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十面埋伏落荒时竟然仰天长笑,笑话周瑜.诸葛亮的智慧不过如此……。从这些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曹操的狂妄,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轻视对手,才会造成自己的失败。在《三国演义》罗贯中着力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众多类型人物的塑造,对曹操性格的直接描写不多,但是对于曹操的描写都是将人物性格置于故事情节之上,从整体上完成对曹操形象的个性化塑造。在罗贯中笔下,曹操完成了“权奸巧诈”的绝妙表演,是罗贯中给予了曹操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表现,而“权奸”正是曹操之所以赢得天命攸归的根本原因。
曹操才算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英雄,比刘备而言,他军事谋虑高超,比孙权,他善于拓宽领土,而不是向孙权一样善守江山,比于司马,他不用盗取别人的果实,自己就能开创一片天地。
曹操,以靖难之身起兵,起兵时,是关东联盟诸侯(即讨伐董卓的联盟)中实力较弱的诸侯,但是本人并不甘于现状,善用人才,军事谋略高超,很快就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后败中原最大的诸侯袁绍于官渡,袁氏集团一蹶不振,曹操很快统一了北方,为晋朝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后败于赤壁,经过厉兵秣马,在凉州败马超,收韩遂,统一凉州,后打下汉中,但由于一时的满足而没有攻击益州,最终导致了刘备势力的崛起,汉中的失守。
纵观曹操一生,手下强将如云,谋士如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郭嘉贾诩身上就能看出),善于总结自己的缺点,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曹操在讨乌丸和宛城之战后都曾作出检讨)。为人大气,即使是失败也会付之一笑。曹操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建安七子之一,短歌行等,都是佳篇名作,从中也可看出曹操此人之大气磅礴
但曹操晚年猜忌心日益加重,荀彧荀攸叔侄含恨而死,野心不断扩大,最终称魏王,
在他的身上既有伟大的成就,也有不少的缺点,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能突出他是一个人,使我们更能意识到他的伟大。但是《三国演义》对他的污蔑使得他遗臭万年,这也是让我愤怒的原因之一,演义误人良多啊。
但总而言之,曹操此人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PS :自己原来用的,早了,但是是本人原创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不论是出于君地位还是臣地位,这些结果都不是曹操想看到的,他统领千军万马,治理偌大国土,如果不谨小细微的话,早就被人弄死了。应该说,他打过很多次险仗恶仗,多次濒临死亡,一点不夸张的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造成了他只相信自己的权力与实力性格和怀疑一切的态度。当然,多疑归多疑。他的英雄气概也使得他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郭嘉,程昱 ,荀彧,荀攸,张辽,徐晃等等,不管是跟随的,敌人投降过来的,俘虏过来的,他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说,虽然他多疑,但是看人和用人确是一绝的。
相当了得,在所有诸侯里他是最厉害的
治国之能臣,乱世之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