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风筝》中,为什么说“我”的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2024-12-12 10:26: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探究这篇散文,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锋芒灼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时有的文学青年说:“我所喜欢的是《野草》的《语丝》,是同传统思想,同黑暗势力,同虚伪绅士奋斗的《语丝》。”据方志敏的爱人缪敏说,方志敏青年时代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欢的”。由于包括《风筝》在内的鲁迅的散文诗杂文、随笔,思想新进,技巧高超,获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于是“《语丝》的销路,一期比一期好起来,由一千五百份,而二千份,而三千份,再后是五千八千,她的影响是很大的。”这话是不错的,30年代前期我国城乡不少中学校使用过赵景琛编的一套《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其第一册就选了这篇《风筝》,作为中学生学习写作白话文的楷范。

回答2:

一九二七年鲁迅出了一本散文集,名《野草》。虽然他自己认为“心情太颓唐了”“是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但其中含蓄隽永、振聋发聩之作比比皆是。我翻到《风筝》一文,读后思之良久,不仅感动,而且被引向人性的深远之处。

鲁迅早年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很是鄙薄,以至对小弟弟于风筝的喜爱也采取一种粗暴禁止的态度。终于有一天,他当着小弟弟的面将一个即将完工的风筝折坏踩扁,并傲然地扬长而去。待到中年,他从书本中明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顿然悟到自己过去的那种行为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心情如铅块般的沉重。他想补过,却为时已晚,因为他和弟弟都已是长胡子的中年人了。于是,他期盼着他们在谈起儿时的旧事时,作一个忏悔而得到小弟的宽恕。遗憾的是,小弟已根本不记得此事了。鲁迅慨叹:“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一些人谈起鲁迅就以为尽是些匕首投枪,还有人认为鲁迅作文一向尖刻,甚至“逮着谁跟谁急”。其实,他们哪里懂鲁迅呢?鲁迅确实常常在精神上解剖世人,但他对自己的解剖和反省也是超乎常人的。从《风筝》一文就可看出,鲁迅有一种强烈的忏悔意识,哪怕是一件过去的小事,他也不肯原谅自己。这里不仅仅只反映思想观念的对错与纠正,而是直指现实生活中人对人的尊重及对人性的幡然领悟。人的行为受思想观念所左右,当他实实在在明白自己的错误(是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推诿到社会影响或其它因素上)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主动承担过失的责任,深切地忏悔请求宽恕,这是许多伟大的思想大师人格的崇高之处,鲁迅亦然。

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怎么很多人惧怕忏悔。且不说大和民族的一些人对二战中日本侵华暴行的矢口否认,也不说“文革”中一些为非作歹者对当年丑行的讳莫如深,生活中就有一种人毫无忏悔意识。他们或许出卖过朋友,或许背叛过亲人,后来也知道自己确实是做了很不齿的事情,却始终在人前梗着脖子宣称:誓不言悔。真的不悔吗?恐怕未必。他们的虚荣心使他们产生这样的心态:我错了是我的事,我自己吃下酸果,何须别人说三道四,再说环境因素不能忽视,社会因素不能忽视,被心怀叵测之人诱骗也不能忽视,我究竟有多大责任呢?我有什么可忏悔的呢?于是越想越有理,对批评他们的人,甚至对曾被他们伤害过的人怨恨起来。他们不懂得,真正的忏悔会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而新生,会使被伤害人的心灵获得一些儿慰籍,会使人世间的良知复苏而升华。那么不忏悔行不行呢?当然,也可以。等待着人们的忘却吧,“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也就没有宽恕可言了,让灵魂在时间的阴影中偷憩。怕就怕人们没有健忘,这时就得想一想,我在他们眼里是个什么东西?
人们都说日本民族缺乏忏悔意识,中华民族就有很强的忏悔意识吗?这真的很难说。我不知道忏悔是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很多中国人与那些个日本人一样,不知道什么叫忏悔,无所谓自觉自省,一听说这个词,开始感到陌生,继而就东拉西扯起来,以阿Q精神来指责别人是“阿Q”,很令人失望。幸而,还有很多中国人,他们或许并不象某些“文化名人”那样流光溢彩,然而他们的脚步却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他们是鲁迅、巴金等一干人,他们懂得忏悔。

回答3:

3.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1.《风筝》的线索是什么?
2.《风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小兄弟的?

1.线索是风筝
2.我小时候对弟弟的专制,长大后没得到弟弟的原谅。
3.既写自然环境是严冬,又写了自心像严冬一样,也写出了社会环境的恶劣.
4.弟弟习惯了被精神的扼杀,他对游戏(风筝)的喜爱却又反抗不了我的专制(不是一定正确)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