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杀人犯在逃跑的路上又救了十几个人的生命,结果会怎么样?

2024-12-27 04:16: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首先题主需要明白法律的严谨性,不管这个杀人犯干了多大的好事,依旧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杀人犯的事实。

并且在法律上没有任何一条律法规定,逃犯可以依靠救人来获取脱罪。

不然现在社会上随意一个杀人犯,在跑路的路上救个跳河的人,就可以脱罪,这个社会岂不是就彻底乱套了?

杀人犯救人这事需要分两半来看,首先他是一个杀人犯,然后他还畏罪潜逃了,最后他才是一个救人者!

法律会按照故意杀人罪的法律给逃犯定罪,乃至还会因为其逃跑而加刑。

再严谨一点,杀人犯在逃跑过程中救了再多的人,在法律上也不构成重大立功,乃至于连减刑的资格以及理由都没有。

至于救人这事,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好处,充其量也就是法官会在判刑的过程中给予同情,然后在法律的许可下稍微判轻点,这就是法官能做到的一切了。

法官这么做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司法的实际判决中,虽然杀人犯在畏罪潜逃的过程中没有重大立功表现以及自首行为,但在其救人这件事上,是可以看成“见义勇为”的。

虽然我国法律上没有任何一条规定支持见义勇为可以减刑,但在实际判决中,法官是可以根据自身价值观的偏向来进行自由裁决权范围内的有限判决。

即这个救人的杀人犯,可能从原本的死刑立即执行,被改为判决到死缓。

至于再想减刑?很抱歉了,这是法官出于同情给予的自由判决权内的最大权限了,而这个救人的杀人犯在规定上没有条例支持其减刑。

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杀人犯出于什么目的或原因,杀人都不可能是一件可以同情的事情,这是涉及到自身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当杀人犯故意杀人都可以被同情了,那么这就代表着你的价值观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你也应该想想,当人们都同情杀人犯了,那么被杀人犯故意杀死的受害者以及其家属谁来同情?

并且,题主可能对于杀人犯的想象过于美好,大多数杀人犯不管是激情杀人又或者蓄意谋杀,这都不可能是好人!

不要被目前部分价值观不行的小说或影视剧给带歪了,就真以为杀人犯是什么好东西了。

最后还是要惊醒各位:杀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既是出于对受害者家属的负责,也是社会运行的规则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是法律存在的意义。

我们允许杀人犯有悔罪的表现,但这永远不会是你犯罪的理由!

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对杀人犯的救人表现进行认可,但对其杀人行为依旧要给予谴责才是!

回答2:

多年之前,我记着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电影,我忘了是谁演的,好像是纽卡斯特,其中的情节和题主的这个假设就挺像,讲的是一个越狱的犯人,逃跑的路上杀害了一个农场主,在逃亡的路上救了几个险些被杀掉的人。

后来法官在判罚时,就主张对其免于处罚,但是陪审团有人不同意,其原因好像就是这个人在杀戮过程当中,是以犯罪为目的,杀害了无辜,是主观犯罪,有巨大的危害性,必须予以严惩,而他后续的救人行为,有其偶然性,虽然值得肯定,但仍然无法掩盖其罪恶。 

认为如果一个杀人犯在逃跑的路上又救了十几个人的生命,最后的具体结果究竟会怎么样,应该取决于被这个杀人犯所害者家属的态度,以及救了十几条命在法律解释中的立功事实

根据道德习惯上的认识,杀人偿命是必须的。而且根据法律的解释,杀人是重大刑事案件,作为案件的作俑者也是应该受到极刑处罚的。

但是我们的行为道德上有着将功补过一说,而且法律上有立功减刑的条款。尤其是尚未在法庭上宣判之前,受害者家属由于某种原因谅解了嫌疑人,那么嫌疑人有望被轻判。也就是说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

然后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刑事谅解书面文件,有着可以在刑事量定上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这个杀人犯在逃跑途中救了十几个人的生命,根据事实和具体立功大小所对应减刑程度的规定,以及受害者家属是否肯谅解的态度,或许逃不脱极刑的处罚,也或许被谅解减刑。

对于立功而言,倘若不能得到受害者家属肯定谅解,那杀人的罪行应该不容易被宽大处理。就像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刘青山和张子善一样,由于身居高位而贪污重大,最后还是没有因为战功赫赫而被宽大赦免,被用极刑结束了生命。

回答3:

依然会被判刑,虽然杀人犯有救人表现,但属于逃犯,未到案, 救人行为不能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立功行为,当然这些行为在量刑上会有一定帮助。

回答4:

结果还是需要坐牢,为他所犯下的事情负责。而且要看一下这个杀人犯是故意杀人还是错失杀人,根据不同的情形,法官可能会有相应的处理。

回答5:

结果会量刑处理,因为杀人犯本身就是很重的罪,也不应该逃跑,但是如果救了十几个人,证明这个人还是有悔感之心,可以减少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