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僧来插个话~
手机店扎堆开,对手机厂商来说,是他们的营销策略,可以带来规模收益和客流量。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益的。
oppo和vivo的目标客户定位是相似的,主要针对年轻人。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有限,oppo和vivo的价格定位处于中低端水平,并且手机设计时尚大方,价格合适,主打拍照、音乐等功能。
oppo和vivo喜欢一起开店,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一样的,开在一起可以带来规模收益。
规模效益是指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值大于投入增加值。产出的公式为Q=f(K,L),K为资本生产要素,L为劳动生产要素,Q为产出。当劳动和资本同时扩大t倍时,Q扩大的倍数大于t,即Q'>f(tK,tL)。
可以将oppo和vivo看作是所有条件都一样的两家企业,那么两家店开在一起,就相当于一家企业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带来的收入增加是大于一倍的,使两家店都获利。
为什么会产生规模效益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两家店开在一起回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当我们购买手机时,都希望去到一个手机品牌丰富的地方,那样我们可以同时体验多种产品,节省了我们自己购买手机的时间成本。因此,与只有一家店相比,我们更愿意去两家店都有的地方购买手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方便观察对手的营销策略,如果其中一家降价促销,另一家也会跟着降价促销,来维持自己的销量。
很多时候,不仅oppo和vivo会一起开店,他们周围还会有华为、小米等各种品牌,不同品牌的手机店都喜欢扎堆开。他们的客户定位都有重复的地方,比如华为,低、中、高端产品都有,有面向年轻人的也有面向商务人士的。
谢谢!
(此时一位同时学编程和经管的网友路过)
当然是因为赚的小钱钱更多鸭~
(——手动分割线——)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1. 规模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扎堆开的店,比如一条街都是餐馆、一条街都是电子产品商店,进而产生了“美食一条街”、“电脑城”等。这个时候你或许会发现了,当你想去外面吃饭时,很容易就会想到去某某美食街;当你准备配台电脑时,第一时间往往会想到去某某电脑城。此时每一家店铺都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聚集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了规模,进而产生了规模效应,相对于“单打独斗”,能给每一家店铺都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同样的道理,当手机店扎堆开时,想要购买手机的线下消费者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到那里去购买手机了。而由于OPPO和VIVO的线下店铺数量远超其他手机厂商,便给人一种OPPO、VIVO扎堆开手机店的感觉了~
2. 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平衡。
(说人话!)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不傻呀~都会把店铺开在自己生意最好的地方,而一片区域、一条街的黄金地段总是那么几个地方,故而店铺都扎堆开在一个地方了~
3. OPPO和VIVO的关系不一般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段永平,坊间传说的oppo与vivo的创始人,不仅如此,曾经风靡一时的小霸王学习机(划掉)、步步高手机都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如此来看,作为嫡系兄弟的OPPO和VIVO,把店铺开在一起也并不是一件很让人意外的事情了~
这便是为什么OPPO实体店旁边一定会有一家VIVO的原因辽~
你好 ,vivo和oppo好像同属于一家公司只不过是独立运营。首先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水火不相容,其实先让消费者加深了品牌效应,提起oppo就不免能想起vivo 促进了双方的效益。举例你去实体店oppo没有喜欢的手机就难免不去vivo那边看一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能够帮到你
OPPO、vivo开在一起的实体店可以联合做活动,一起搞事情,制造出足够的噱头来吸引用户。活动时期送的礼品也很吸引消费者,你送礼品我也送,看似恶意竞争,实际上是一起造势,最后来此的不是购买OPPO就是购买vivo,怎么算都不亏。
这算得上是厂家的营销手段。
因为oppo手机面向的顾客都是年轻人,这与vivo所面向的顾客相似,所以,如果将他们放在一起,可以便于比较,以及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