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车子不停颠簸有关,手机上的东西不停在晃荡,你的眼睛需要不停的判断图案在哪里调整焦距,一会就疲劳,产生头晕和恶心。
晕动病是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患者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
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圆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
/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7b4d44c969380cd791238db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7b4d44c969380cd791238db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7b4d44c969380cd791238db9"/>
首先,你本来就有点晕车。在车上,车的转弯,加速,减速会使血液流速不稳,玩手机耗氧,导致头昏,恶心。平地上由于人相对静止,耗氧量小不易发晕,但时间长了还是会的。
很简单。。
在乘坐车、船时,经受振动、摇晃的刺激,人体内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调节机体的平衡,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眩晕、呕吐等晕车症状。
你坐车的时候,如果玩手机,眼睛过于注意在手机上,也容易造成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调节机体的平衡,同样就容易晕车。
只要坐交通工具不管是玩手机还是读书看报都容易晕!
坐在车上看书,汽车一路上都在颠簸(不管你是否注意到)而你的眼睛一直注视着书,这样就会出现眩晕现象。不管你吃什么药都不会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所以以后不要在车上看书或者看报。
在车上看书为什麼会晕车?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海恩、麻省理工学院太空研究中心人与交通工具实验室主任阿曼回答:
无论是乘车、坐船旅行或是身处外太空所引起的动晕症(motion sickness),都是由於大脑对外在情况的预期与从感官所接受的讯息不一致,而造成不舒服的后果。为了要维持平衡,大脑会组合许多来源的资料,包括视觉、触觉及内耳平衡觉等,尤其是内耳对於角位移及线性位移的侦测特别重要。多数时候,所有的感觉输入都相互一致;如果这些感觉输入不符合大脑对该状况的预期时,就会造成动晕症,而有丧失空间感、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假设你坐在车子后座;你的眼睛盯著书本,眼角余光看著车子内部,在在都告诉大脑自己处於静止状态。可是当车子改变速度或转弯时,内耳的感觉受器却牴触了上述讯息;那也就是这种情况下常出现晕车的理由,这时往窗外看看便会有所帮助(驾驶不常出现晕车,因为他所接受的讯息不会互相矛盾,同时驾驶也掌控著车子,可事先晓得车速的变化。)
同理,你也可以待在甲板上眺望地平线以避免晕船。一旦你的平衡系统学会如何对付船的摆动,就像英文俗话说长了「海脚」,你也就不会那麼容易晕船了。当然,一旦你上了岸,之后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内,你的身体仍然预期船的摆动,那又会让你再度感到不适。太空飞行也会造成动晕症,约有70%的新手太空人受此毛病所苦。在「无重力」或微重力的情况下,内耳无法侦知「向下」的讯息。有些太空人说无论他们把自己转到哪个方向,总是感觉到自己头下脚上。(潘震泽译)
防晕车三法
1.晕车者于乘车前一小时,取伤湿止痛膏1片贴于肝脐上(称神阙穴)。如乘车超过一天,第二天另换一贴。可以有效地防止晕车。
2.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过分在体内游动,有助于预防晕车病发生。
3.口含姜片。爱晕车的人,应随身装块鲜姜,在上车前可口含鲜姜2片,这样晕车现象便能大大减轻。
这个问题要从人的感官说起。人的大脑要通过眼睛和耳朵中的前庭来感知人是否在运动。其中,以前庭为主。耳朵中有耳蜗,其中有一些液体。当人运动时,由于惯性,液体发生了晃动,人的前庭便判断人处于运动状态(至于眼睛吗,我就不多说了)。
好了,弄清楚了大脑判断运动的机理,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先假设一人在车里看手机,手机是不会动的东西(相对人来说是静止的),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它就会个大脑发出一个错误的信息:人处于静止状态。而前庭通过物理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人处于运动状态。这两个结果都送到了大脑进行处理,但大脑受到了互相矛盾的信息,这样,人就会晕车。
那是缺氧导致的。在车上玩手机,看杂志等等都让大脑高速耗氧,车上一般人都很多,而且一般很少开窗,导致车内的氧气含量很低,所以才会出现头晕,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