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80后”文学现象
“80后”,从字面上解释意思就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但是从网络文学的发展来看,80后是特指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这部分人具有各个行业的专业水平,但是社会并没有发展到能够接受他(她)们的地步,是一个早到的阶层。
现在,很多网络、报刊写手都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他们大器早成,不是写书出了名,就是演戏、唱歌出了名的,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叫“80后现象”或“80后写作”。
就文学界而言,“70后作家”刚刚命名,却未成阵势,而“80后”文学就一个浪头覆盖,并来势汹汹。不但风头劲,居然也有文学市场“半壁江山”的份额。可是,就这些文学作品质量而言,虽然有青春的冲动,一时也能吸引一批青春萌芽期的青少年。但从作品思想、内容来看,还不够上乘,可以说比较幼稚。笔者认为,“80后”文学在市场上的半壁江山能否保住这难以预料。“青春”不是文学创作的筹码,更不是文学创作的趋势。
一、“80后”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是一个市场与商业炒做出来的概念
“80后”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是一个市场与商业炒做出来的概念。真正的文学不是以年代划分的。一个真正的作家,他不乐意自己被划入任何一个流派,因为作家追求艺术性的独一无二。划分流派,圈定概念是评论家或者出版商愿意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对他们都有利。前者是学术上的方便,后者则是经济上的利益趋势。
青年读者对于80后创作的喜爱与推崇,也反映了一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文化以及生存状态。80后创作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是“我们写我们”,前一个“我们”是指80后作家们,也就是用青年的手,来写青年的事;后一个“我们”则是指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也就是青少年群体。这是区别于“他们写我们”的,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先一代的专业作家们。相对于“他们写我们”,“我们写我们”显然更加容易为“我们”所接受,受“我们”的推崇。
然而,“我们写我们”,与“他们写我们”相比,尽管的确更加率真、更加贴近青年生活,也更能反映青少年呼声,但是由于这些“我们”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并不丰厚充实,往往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作品的深度有限,难以对青少年青春时期的心理、情感变化作一客观、理智的分析,题材的筛选上难免良莠不齐,某些作品过于暴露、夸大青春期的困惑、迷惘,甚至还有一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很容易对身心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的引导和指向。
80后现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市场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是适应青少年阅读需求,在外部商业资本(传媒、出版)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创作现象,是借助小读者和小作者的互动进行偶像化市场造势和炒作的文化现象。由于他们的作品率真、原态地记录了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感特征,适应了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心理,个性十足,抒发了他们自己的心声,例如高考的压力、青春的困惑等等,说出了自己心里话,在阅读中得到宣泄,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喜爱。一些敏锐的出版社和书商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和商机,全力打造这样一批青春写手、作家,导致80后创作大量出现,一些小说的销量竟逾百万册。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80后创作在社会上掀起的巨大影响,媒体也热烈地关注、参与其中,不断为80后创作造势、炒作。通过对此的运作,许多涉猎其中的传媒影响力剧增,而他们的宣传、造势,又为80后文学的创作、作家的名誉提高、作品的销售推波助澜。
目前绝大多数80后作家依然处在学艺期,生活积淀的增多、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是写作升华的关键。虽然80后文学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主流文坛的确认,《人民文学》、《花城》、《上海文学》等主流刊物已发表他们的大量作品。但文学毕竟应有其特殊的质地和要求,不能降低对他们这一代的评价标准。这时,对80后来说,文学需要的既有才力,更有定力,而沉寂、思考、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对传统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社会心理、基本的理论等等的了解与掌握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是促使有效的写作资源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诱惑丛生的当下,谁能保持必要的独立和清醒,能够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维系内心的一份纯净,将文学创作进行到底,谁便能真正地傲立文坛。
另外,80后创作,由于小作家、小作者们并没有受到专业的写作训练,结构上不免松散;同时,由于年龄、经历,其社会阅历、文化积淀不深,也难以写出较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情节、人物塑造上稍显单薄,而且有雷同的现象。同时,虽然标榜率真很好,但率真、抒情多了,难免沦为矫情,真实便失真了。语言上追求自由纵情,但大多都是粗糙草率的。
二、谨慎对待网络对文学的正负双面的影响
从正面说,80后生人的青春期经历与心理经验确与前辈有某种断裂性的区别,这是80后存在的理由,也是80后迅速自成格局的主要原因。从负面说,当青春资源成为80后作家写作的唯一资源时,他们的视野也可能因此被限制。更值得注意的是,当80后生人在网络上一再宣布他们的文学只能是他们自己圈子里的事情时,一种夸大自恋、自我局限、闭关自守的状态就有可能于有形和无形中形成。事实亦是如此,诞生并勃兴于网络的80后文学,已然通过网络这一既虚拟又现实的“小世界”形成他们自己的平台和“王国”。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很难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评价。80后作家能否实现青春资源的成功转换,将是决定80后文学能否真正留在文学史上。
如何实现青春资源的成功转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自身的创作,通过自身的青春经验打开一条通道,与社会、群体、民族乃至人类记忆以经验的沟通,当然,这里所说的沟通是建立在作家个体思考体悟的基础上,而非取悦大众或是“小圈子”的“大路货”产品。唯有实现此种沟通,80后的作品才可能在提升中走出“青春困境”的小格局,拥有21世纪文学的大境界。
在80后作家的创作生命中,网络远远地超出了传播工具和平台的意义,业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的青春与成长,正是在网络的空间里得到滋润和孕育。“80后”作为一个“亚文化群落”,网络是群落的栖息地;而作为一个文学创作和阅读群体,网络同样是他们的“社会沙龙”,一言以蔽之,网络是80后的生命空间,或者再说得极端一点,没有网络就没有80后。
因此,作为期望取得更大创作成就并加入文坛主流的80后作家们,显然需要谨慎地对待网络对文学的正负双面的影响,在自由共享的网络精神大肆张扬的同时,延续几千年的文学精神是不是也在被消解和解构。比如:
——文学中的游戏心态,导致核心价值的消解与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生,从而放弃文学对于苦难、怜悯、爱心、善良、坚强等人生状态的关注;
——文学中的自恋心态,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博客等小圈子可能形成的自我封闭,使得社会视野随之狭窄;
——万花筒式令人眼花缭乱的状态,导致文学体式的变幻不定,即时快捷的发挥替代处心积虑的精致刻画的艺术思维,替代通过文学的再想象,重构现实人生图景,作家内心独白式的艺术追求;
——宣泄式、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消解了作为语言艺术细致入微、曲折委婉的无穷魅力;
——互动式、零碎化的文学创作进行式,造成文学作品艺术“整体性”的解构,“碎片化”趋势进一步明显,口语简洁灵动效果所付出的结构松散、抒情泛滥的负面效应,似乎失大于得。
上述这些,由80后文学所表现的网络特征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对文学传统致命一击的还是对于文学本质意义的漠视与放弃,说白了一点,80后文学作为青春化写作,在获得同代人认可和市场回报的同时,也有可能使自己“堕落”为一种消费性的类型写作,在媒体炒作与市场销售额的“双重谋杀”下,80后的文学生命有可能终结于此,这,才是致命所在。
可以肯定地说,缺少精神,缺少信仰,缺少崇高心灵的作家肯定写不出好作品,即使一时红火,一时大卖,但一定走不远,红不久。道理很简单,这类作家的作品最终会因“含金量”低,无法长时间地吸引读者,无法经受历史的淘洗。因为真正的大作品时常产生于孤独与寂寞的创作状态,好的小说一定是作家“孤独一心”的产物。
三、80后文学的崛起成为整个文化界的一大景象
80后文学的崛起已是事实,在短短的几年里便成为文坛乃至整个文化界的一大景象,带给人们以无尽的思考。《山花》杂志于2005年9月刊发刘永涛的《疼痛的青春——“80后”文学的崛起与现状》对此进行了探讨。
笔者虽然对“80后”这个概念并非十分认同,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概念来替换,因为“80后”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还不具备一种文学写作的特点或文学流派的倾向,只能先用这样一种年龄和年代的概念来概括。“80后”的崛起,原因是综合性的,但至少有三点较为明显。一是大都是出自“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文学写手。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都是“新概念”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还有当今文坛最具冲击力、最有激情的一股文学力量,如:春树,李傻傻、李海洋、刘卫东、金瑞锋、白雪、麻宁、连俊超、邵孤城、枚庸等。所以说“新概念”大赛推出了一批“80后”作家,可以说这个比赛是许多“80后”作家涌现出来的助推火箭。二是市场在背后的有力推动。当今的文坛,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一个是以期刊和文学杂志为阵地的纯文学写作,一个是以商业或者说市场化出版为依托的长篇小说写作,还有一块就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写作。长篇小说三分天下占其一,而且不少长篇小说都是书商做的,书商做书更是遵循市场规律运作了。“80后”作者一上来,就遇到了这样的环境,所以就自然地就走上了市场。三是“80后”写手的作品适应了广大学生读者的需要。“80后”作者主要是学生写手,学生写手的作品反映了学生的生活,表现了学生的情绪,适应了学生的需要,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的学生读者,包括初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内,是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处在求知阶段的他们,经常要阅读大量作品;而由于他们又都是独生子女,又最有购买欲和购买力。在这个群体里边,初中生、高中生又是最大量、最忠实和重要的一群。
从写作的角度看,这个群体的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互不相同,很难概括出共同性的东西来,笔者感受到他们相似或相近的地方,主要是才气与才情,笔者印象最为突出的,一是他们天然自在的真率,他们写社会生活也好,写校园生活也罢,都是用近乎透明的视镜去观察生活,用接近全息的传真去表达感受,都会以他们“全打开”的胸襟和“不设防”的姿态,给你以纯真的感染和坦诚的感动。二是他们天赋异秉的才情,他们之于文字和文学,从感觉之微妙,到语言之灵动,有不少人好像是天赋异秉。而且这种才情,还因作者的不同而各个有别。
“80后”文学现象的出现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如果没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初期操作,现在这一代人不见得这么快就能出来。有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样的契机,给一些作者搭建了一个与市场密切合作的平台。这些人过去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可以走这样一条路,这条路在以前也是没有的。
“80后”文学现象的出现同时也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80后”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感情缺少兄弟姐妹分享或倾听,甚至朋友间的交流也不是很多。但年轻人的精神诉求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精神渠道,当产生了“80后”这样一批作家,他们的作品写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自然就受到了“80后”读者的欢迎。“70后”以前的作家大多有兄弟姐妹,孤独感没有这么强,对于这种文学形态的作品要求也不是很强。这可能也是“80后”作家能产生比较大影响的一种原因吧。
另外,“80后”这一代人是体制改革后不包分配的一代人,这和许多“70后”作家又不一样了。“70后”前许多青年人的生活道路是被社会统一安排下来的,“80后”一毕业则要独立面对社会了,手中端着“铁饭碗”的和没有“铁饭碗”的人的情绪自然不一样了,对于世界的印象也不同,自我意识当然是后者更强一些。此外,“80后”还是老三届一代人的子女。老三届这一代人的经历复杂,命运坎坷,对子女寄托的希望值比任何一代家长都高。老三届的经历与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不可能不影响到下一代。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里,父母的人生阅历给80后留下了什么,其实也值得研究。
总之,从文学史的层面上谈论“80后”,现在为时尚早。因为他们一直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从文学走向、审美取向上看,还在逐步成形的过程之中。他们现在给予文坛的影响,还主要是在文化的层面上。他们持续地有影响,有读者,背后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写作—阅读”的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他们的“成群”出现与“出道”,又反映了文学图书运作的由作者向读者,由“文学”向“市场”的转化。这给传统的文学既带来冲击,又带来启迪。当代文学应该看到自己所处环境的新变,以及左邻右舍的新变,从而促使自己认清现实,弄清环境,并在逐步适应之中寻求自己的新的发展。
刻意的悲伤 看似深沉 实则肤浅
颓废 但也观点独到
乏味 我倒是不觉得 也可当做娱乐
这就看 读者如何对待
悲伤
乏味泛滥
颓废与阳光并存,诙谐与冷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