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

2024-11-24 22:08: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

  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据此,可划分为不同的年龄期。不同的年龄期各具有一定的特点,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

  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1

  根据年龄不同,小儿可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1、胎儿期:包括胎儿早期、中期、晚期。

  (1)胎儿早期:妊娠前12周。

  (2)胎儿中期:妊娠13-28周,此期胎儿各器官功能迅速发育。

  (3)胎儿后期:妊娠29-40周,此期胎儿体重迅速增加。

  2、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28天内;出生7天内为新生儿早期,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3、婴儿期:胎儿娩出、期待结扎后1周岁内,此期包含新生儿期。

  4、幼儿期:1周岁到3周岁。

  5、学龄前期:3周岁到6~7周岁。

  6、学龄期:6~7周岁到青春期前。

  7、青春期:11~12周岁到17~18周岁(女生)或13~14周岁到18~10周岁(男生)。

  儿童的生长发育呈渐进性,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解剖、心理、生理功能皆不同。

  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2

  (一)胎儿期:妊娠前8周为胚胎期,第9周到分娩为胎儿期。自孕期28周至出生后1周为围产期。遗传因素、孕期感染、中毒、孕妇营养、心理状态均为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孕妇的保健,充分营养供应,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的精神状态。

  定期检查均有助于胎儿的发育。围产期小儿死亡率约占新生儿死亡率的70%,因此尤其应重视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内感染和早产,必要时进行羊水脱落细胞染色体以及其它生化检查,对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作出产前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可减低围产期小儿死亡率。

  胎儿期的保健措施包括孕妇咨询、孕母营养、孕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如弓形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疱疹病毒以及梅毒等)、高危妊娠的监测及早期处理、胎儿生长的监测及一些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等。

  (二)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至满28天。新生儿期是胎儿出生后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并适应宫外环境的时期,其问题多由于适应不良所引起,如环境过冷、过热均不相适应。其它如先天性缺陷、早产、畸形等。新生儿期免疫功能不足,皮肤粘膜及其它屏障功能差易于感染。生长发育快而消化功能差,故开始喂养起即应十分重视逐渐适应其消化功能等。

  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重点是合理喂养,最好选用母乳喂养,保护隔离,预防感染,近年来强调产妇与新生儿即刻接触并于数小时内开始哺乳,不仅可以促进母乳分泌,而且对建立母婴相依感情有重要作用。

  (三)婴儿期:自出生28天至1岁,此期以乳类为主食,生长发育迅速,如身长增长50%,体重增加200%,头围增加30%,开始出乳牙,能坐,会爬并开始学走,其生理功能仍在发育中,如此快的生长发育就需要的足够的营养供应,而消化功能不足,免疫功能差,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及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

  婴儿期保健措施:提供母乳喂养,合理人工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四)幼儿期:1~3岁。该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大脑皮质功能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丰富,模仿性增强,智能发育快,要求增多,能独立行走、活动,见识范围迅速扩大,接触事物增多,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多。

  保健措施:进行合理喂养并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进行语言训练及早期教育,注意安全护理及预防传染病。

  (五)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减慢,智能发育进一步加快,求知欲强,好问,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仍差。

  保健措施:本期应重视潜在智能的开发,但应循序渐进,避免强求,以适应其发育速度,是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时期。应培养热爱劳动,爱集体的共产主义思想,仍应注意供应充分营养及安全护理。

  (六)学龄期:6~12岁。学龄期儿童除生殖系统以外大部分器官已发育成熟,脏器功能特别是大脑发育更加完善,记忆力强,智力发育迅速,基本接近成人,机体抵抗力增强,感染性疾病减少,但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肾炎、过敏性紫瘢等增多,疾病的表现基本上与成人相似。其保健措施,更应重视思想教育,加强体格锻炼,并宜参加适当劳动。

  儿童年龄划分几个时期3

  孩子什么时候分床睡合适

  有人说,3岁分床,5岁分房,这样做对吗?到底什么时候与孩子分床睡合适呢?其实分床睡不应该按照年龄段来划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用固定的年龄段来划分。家长要允许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有些家长不禁要问,如果不按年龄段划分,那应该按什么标准划分呢?

  其实当孩子出现这些意识或是表现之后,家长就可以着手准备了。

   1、孩子有了独立意识

  有些孩子,特别依赖爸爸妈妈。这种黏父母的表现最强烈的时间是在入幼儿园之前的阶段。但是当孩子走进校园,慢慢适应校园的集体生活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孩子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于是也有自己的小秘密。

  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里,逐渐产生了一些隐私意识和独立意识,为了顺应孩子这种成长需求,建议家长及时准备,和孩子进行分床睡。

   2、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之后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间,可以分辨男、女,有一定的性别意识。比如他们可能会通过头发长短、穿衣服的颜色来判别男、女。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能2岁左右就会辨别男女了,而有些孩子可能到4岁左右才对此感兴趣。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发育空间,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个儿童床,放在大床的边上,给孩子进行分床睡。

   3、孩子没有主见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家庭,对孩子都比较娇惯、比较宠溺。以至于有的孩子到了8、9岁,没有一点主见性。

  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什么要求。衣食住行等等,一切都有父母全权代理。

  这一类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因此及时和孩子分床睡,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自主意识及独立性。

  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可能还小,无法照顾好自己,特别是睡觉的时候,踢被子如果不及时盖上会着凉生病。

  也有一些家长会说,孩子胆小,不和父母一起睡的话,担心夜里会醒,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找各种理由,不想和孩子分床睡。

  其实孩子和家长一起睡,弊大于利

   1、孩子独立性不强

  到了一定的阶段,家长需要和孩子分床睡。如果家长仍和孩子一起睡的话,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一定影响,同时对于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都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孩子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当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并且有很强的性别意识之后,家长不愿意和孩子分床睡。

  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这种情况,家长需要顺应孩子的需求,不要过于干涉孩子的意愿,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既然宝宝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分床睡,这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有好处。为了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分床睡觉的情况,家长可以试试这样做,给孩子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如何引导孩子独立睡觉

   1、逐步进行

  分床睡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孩子更能接受。比如先分床睡。在父母的房间里放上两张床,如果宝宝胆小的话,可以让两张床距离近一些,慢慢地拉开两张床的距离,或是在中间拉上个布帘。

  当这种情况下孩子已经能很好适应的时候,然后家长再考虑分房睡。刚开始分房的时间,家长可以顺应孩子的要求。

  比如:两个卧室的门都打开,或是孩子的卧室门关上,父母卧室门打开等,这样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心理恐惧影响会小一些。时间长了,孩子就可以完全适应分房睡的习惯了。

   2、和孩子一起布置房间

  带孩子一起挑选孩子房间里的家具、装饰。房间里的'家具都是孩子自己喜欢的,这样孩子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同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设置房间的布局。“小小的设计师”,看着自己人生第一次设计自己的小窝,这样孩子更愿意分床睡。

   3、从心理发展角度教育孩子

  大多数的孩子,可能并不是十分情愿分床睡的。因此当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分床睡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留意孩子心理上的变化情况。

  家长需要孩子:父母和孩子分床睡,并不是不要他了。分床睡的目的是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分开睡之后,爸爸打呼噜也不会打扰到孩子的睡眠了。用正面的方法教导孩子,而不要用片面、偏激的方法吓唬孩子。

  记得小时候分床睡,爸爸妈妈吓唬说:如果不好好睡觉,会有老虎来吃孩子。为此孩子夜里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被老虎吃了,好几次都被噩梦吓醒了。

  看似吓唬孩子的小故事,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少的伤害,产生的恐惧感有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在分床(房)睡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做好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