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续的负能量
你要知道,一开始你吸引到这个人的,不是你的负能量,不是你忧郁小公主小王子的惆怅,不是你悲天悯人的内心,更不是你破口大骂的犀利。
人都是只能长久接受好的事情,正向的一面,而那些不愉快的让人也可能怀疑人生的言论,十次有一次就可以了。
我可以理解人的情绪需要有一个出口,但你整天叨逼叨个没完,谁不会炸毛?
这个东西就好像温泉一样,你可以下去泡,但要注意时长,泡久了同样会头晕目眩。
2.任何患得患失,对于自我的怀疑,希望从对方那得到肯定的轰炸。
有些人很有意思,永远无法坚定信心,一件小事就可以击溃他积累了长时间的自信,然后这个时候,他不是着急重铸,而是拉着旁边的伴侣问: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会爱我多久?”“我好看还是xx好看?”“我是你特别的人吗?”“你刚刚的话是瞧不起我吗?”“如果别人都不信我都不站在我这边,你会站在我这边吗?”“你不牵我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你不开心的事了吗?还是你喜欢上别人了?”
我就想问一句,你在正常的状态下被问一堆这种问题,你会不会傻眼会不会懵逼,会不会觉得什么情况我又怎么了又出啥事儿了?
没有人有耐心一直陪你缝补自信,这种自信只有自己可以给自己,自己身上缠着一个魔鬼,就只能自己想法设法。
3.说教式沟通
“我和你倾诉我的心事,为的不是听你扯那些鬼都知道的大道理,只是想有人站在我这边,疏解一下情绪,重点是情绪,而不是解决,更不是废话连篇的大道理。”
很多情侣在讨论某个事件或进行某种倾诉的时候,想听到的不是“你能不能成熟一点”“你怎么那么笨”“这没什么好在意的”,也不是你好为人师的巡回演讲。
他们想听到的仅仅就是耐心的引导,温柔的陪同,以及被顺毛撸情绪的舒坦,你讲一天的道理都抵不过一句同一角度的一起吐槽。
情绪上的沟通要的不是正确也不是黑白,而是关心和护短。
【包邮】非暴力沟通
京东
?27.80
去购买
?
4.以爱之名索取或约束
回忆一下,小的时候父母让我们去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我们是什么感受?当他们看到我们不愿意做时,提出这都是为你好,都是因为爱你,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在乎爸爸妈妈这些言论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受?
我们要么会觉得愧疚,自己好像真的太不懂事了,这种情况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父母的强制下忘记自己拥有捍卫需求和利益的权利,事事百依百顺,这种人格是事事以讨好他人而忽略自己感受,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要么是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体现为事事不听取父母的意见,讨厌任何人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指手画脚,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在恋爱中也是同样如此,当你想让对方做某种事时以“你不这么做就是不爱我”进行强制索取时,对方如果顺从就会打破你们之间关系的平衡,而如果对方逆反,首先你会玻璃心去想不通,觉得他真的就是不在乎不爱你了,其次你的这个潜意识会在和对方的相处中,去向对方施压。
而第二个以爱之名约束,就是插手要求对方做改变,理由是为他好。
是,也许是有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但是对方会不知道这件事吗?说白了他也无非就是觉得这样舒坦,怎么爽怎么来呗。而这个时候你插嘴让他改变,就好像别人禁止你吃最爱吃的美食时,有的人是可以接受,但大多数人是反感这种约束。
以上。
我是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
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