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是人类需要得满足与否的表现。情绪常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有时比较微弱,有时非常强烈,有时非常短暂,有时很持久,它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情绪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渗透在人们的一切生活之中,每个大学生对此应该都有切身的体会。按情绪所起的作用可以把情绪划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可以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增力”作用的那些情绪称为积极情绪;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减力”作用的那些情绪则称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
一、不良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情感丰富且极易波动,由于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变化较为明显。这种频繁情绪波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无不产生影响。
1.不良情绪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好时,学习效率会倍增;而情绪低落时,消沉、忧郁、悲观等消极的情绪会使大学生出现思路阻碍,操作迟缓,心不在焉,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会一落千丈。一个经常处于抑郁状态的学生,尽管非常聪明,大多也不会在学业上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2.不良情绪能够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个情绪稳定,笑对他人,积极向上的人,周围一定有很多好朋友;一个喜怒无常,常常莫名其妙发脾气的人,只会使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而人际交往在整个大学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又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感受,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3.不良情绪能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中医学中也有一种说法: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由此可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愉快的精神状态,可使人心情开朗,满面春光,福寿俱增;不良的精神刺激,会使人心情抑郁,疾病缠身,夭亡短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心情抑郁而死的。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患了病,医生和家长一般不愿意告诉他真相,原因是他知道后会死得更快,这其实就是情绪影响的作用。大学生中的常见病,如神经衰弱、心律不齐、神经性皮炎、胃溃疡、月经不调等均与学生的情绪有关。
4.同时不良情绪会造成个体的自卑、抑郁,会使个体对社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会引起心理上的疾病和心理变态。如:马加爵事件,据心理学专家分析,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5.值得一提的是:恶劣情绪具有传染性。病毒、细菌会传播疾病早已众所周知,然而新近研究发现,恶劣情绪与病毒和细菌一样具有传染性。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长期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的研究还证明,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大学生是以集体的形式在学校生活,如果一个小集体特别是宿舍里有一个人情绪比较低落,这往往会影响到这个集体里的其它成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群体性情绪问题。
二、大学生情绪特征及不良情绪的表现:
(一)、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趋向丰富,高级社会情感逐渐成熟。大学生时期的重要心理变化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的高层次需要不断出现且强度逐渐加强,这一发展在情绪上表现为情绪活动的对象、内容增多,大学生出现较多的自我体验,自我尊重需要强烈,自卑、自负情绪活动明显。大学阶段突出的感情活动之一是恋爱,恋爱活动及其伴随的深刻情绪体验是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印象最深的。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较早或频繁的恋情可能对其社交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一对大学生的恋情愈深,他们就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对私人事务也越少暴露,即使对亲人也是如此。道德观、罪过感、集体感、爱国感、利他主义、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活动在大学时期开始对其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左右其情绪反应。如大学生部分确立了道德、正义观念,当出现与之不符的观念与行为时,他们通常会感到自己犯有过错,感到痛苦,出现严厉的自我谴责,情绪体验极端痛苦。
2.情绪的冲动性、暴发性特点。大学生对事物的情绪体验比较强烈,富于激情,并“喜怒形于色”。由于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加上精力旺盛,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但冲动暴发的情绪活动一旦失控,往往造成可怕的结果。如集体斗殴、离校出走、因感情挫折而自杀等都与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相关。情绪冲动的特点表明了大学生情绪活动的强烈程度。
3.情绪的双极性、摇摆性。大学生的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情绪跌宕起伏,表现出动荡不安的状况,他们的积极性往往随情绪起伏而涨落。另一方面,强烈的情绪活动在大学生身上容易事过境迁,激情不能始终一贯地保持下去,情绪活动随其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
4.情绪活动心境化。大学生情绪活动一旦被刺激引发,即使刺激消失,情绪状态会有所缓和,但其持续影响时间较长,会转化为心境,对其后的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大学生的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都具有这种心境化的特点。大学生情绪心境化还与大学生想象丰富的思维特点有关。大学生富于理想,遇事爱幻想,由刺激引发的情绪反应易受当事人想象的影响,想象对情绪反应的程度、持续时间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大学生常会陷入某种想象性的情绪状态,而难以被另外一种情绪所取代。
5.情绪的压抑性。大学是情感最丰富最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冲突的时期,而这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情绪的压抑性。导致大学生情绪压抑性的原因,一是大学生正好处在人格发展的“自我同一性”阶段上,大学生内心自身的矛盾冲突处于剧烈阶段。二是由于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大学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他们的需要没能得到满足。
(二)、不良情绪的主要表现:
在当代大学生中,不良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退缩或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自卑与过度自尊,自我封闭,独处而不与人交往,有事宁愿藏心底而不愿袒露,缺泛活力,心情不快,依赖性强。
2.焦虑与抑郁。感到孤独,怕这怕那,顾虑重重,追求尽善尽美,感觉不被人喜欢,紧张、悲哀、沮丧。
3.专注困难与思维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静坐,常作白日梦,想入非非,行为莽撞,过度紧张以致不能专注思考,迷恋于网络或游戏,自控力差,学业不良,不能摆脱消极想法。
4.违纪与攻击行为。说谎、欺骗、爱争论,对他人心怀恶意,常想引人注目,毁坏他人财物,不服从师长,喜怒无常,恶作剧不断。
三、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
(一)、正确地评价自己
人的情绪变化是由认知评价引起的。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或自己的行为、思想做出消极的评价时,会给自己以不良的暗示,导致各种消极的情绪。例如一个人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就认为自己的能力差,各方面条件不行,每遇到类似的情况都做出这样的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就是基于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这一点,来对情绪问题进行治疗的。大学生在调节情绪时也可以从消极认知评价着手,大学生消极认知评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绝对化。即评价情境与身心变化时容易走极端,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思维缺乏灵活性。
2.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碎事件出发并引伸做出的结论。
3.认知消极性。看问题时只能看到问题的消极方面,而看不到积极的一面,形成了消极的认知定向。
4.妄自菲薄或自大。对他人和自己都过于苛刻,常常不假思索地加上“好”与“不好”的帽子,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或过分抬高自己。
5.夸大或缩小。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和自己身心的变化故意夸大或缩小,而不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思考。
6.自责。对当前的状态进行检讨反省时,总喜欢从自身去寻找不良的原因,并产生内疚的心理状态。
对于上述不良的认知评价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学会自我悦纳,珍惜自己,体验自我幸福。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悦纳,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能够合理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也就是说,对自己身上的先天的所有特点和客观属性,如相貌、身材、欲望、家庭背景等,不管是喜欢和不喜欢的,都要怀着愉快的心情接受下来,而不要排斥和嫌弃。只有内心悦纳了自己,才会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才会珍惜自己,否则就会产生自我厌恶的情绪,从而也就不可能有自我幸福感。
2.辩证看待问题。大学生都学过哲学,在情绪调节上也要充分利用哲学中的辩证法,要懂得用一分为二、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看问题要两面,不能只看到事情的好处或只看到事情的坏处,不要把问题看得过“死”。同时,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事情,尽量排除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3.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所谓换个角度看问题是指我们在对待一些看起来原本不好的事情上,试着从其它方面去剖析它,你会发现坏事也会变好事。例如:某大学生非常气愤英语老师常叫自己回答问题,自己又不会。这位大学生气愤的原因可能是认为英语老师是故意在为难自己。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老师常叫自己回答问题,是因为老师比较关心自己,希望他在英语上进步更快。如果这样来看的话,这位大学生就不会气愤了,反而会在英语学习上更加努力了。
4.懂得适度比较。“人比人,气死人”,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可以适当选择比自己低或相差不大的人或事作为参照,这样容易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相对的满足感。
5.要适当利用“酸葡萄”效应和阿Q精神。如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破财消灾”、“失恋总比婚后离婚好”等来安慰自己。
(二)、音乐调节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曲调和节奏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曲调代表不同的情绪:A调高扬,B调哀怨,C调和蔼,D调热情奔放,E调安静优雅,F调淫荡,G调浮躁。音乐对治疗心理疾病具有特殊的作用,音乐调节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病理情绪中解脱出来,在国外,音乐调节已应用到了外科手术及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的治疗上。如忧郁烦恼时可以听《蓝色多瑙河》、《卡门》、《渔舟唱晚》等意境广阔、充满活力、轻松愉快的音乐;失眠时可以听莫扎特的优雅宁静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等乐曲;情绪浮躁时可以听《小夜曲》等宁静清爽的乐曲。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况,选择适合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况。除了听以外,自己唱也能起同样的作用。尤其高声歌唱,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当不满情绪积压在心中时,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来唱唱,歌的旋律,词的激励,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三)、学会倾诉
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二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不要自己生闷气,把不良心境压抑在内心,而应当学会倾诉。每个人的周围总会有几个知心朋友,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同学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就事论事倾诉一番,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开导和安慰。美国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长寿20年”。同时,现在上网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网上比较可靠的朋友也可以成为倾诉的对象
(四)、适度痛哭
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哭当成懦弱的表现,也总是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不仅是对人性的一种错误认识,更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损伤。爱哭的人不一定就是弱者,不哭的人也不见得就很坚强。从医学角度讲,人在情感激动时流出的泪会产生高浓度的蛋白质,它可以减轻乃至消除人的压抑情绪。因此短时间内的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不过哭泣也要把握一个度,只有在内心受到委屈和不幸达到极大程度时才哭,如果遇事就哭,反而会加重不良情绪。
(五)、运动调节:
运动是抑郁症的天敌,锻炼是抑制劣性心理的良方。据有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合理的发泄口,从而消除情绪障碍,达到心理平衡。所以,常参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一种良好方法。有趣的、自己喜爱的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跳绳等对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帮助;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和集体舞等运动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都有好处;游泳、溜冰、拳击和体操中的跳马、单双杠则对克服恐惧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气功作为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人们可以通过练气功体悟人生,解开心中的矛盾,愉快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武汉理工大学赵珍通过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的学生各类障碍都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生理,心理障碍呈下降趋势,……”。太极拳、智能功、香功、瑜珈等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功法。通过练气功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积极快乐地对待生活。需要提醒大学生们的是,练气功不能为了求特异功能之类的新奇的事情而练,如果那样就有些舍本逐末了,同时还可能危害自身,得不偿失。
(六)、自我激励和自信心训练
自我激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或明智的思想观念以及自身的优势来激励自己、树立自信,同各种不良情绪作斗争;而自信心训练是通过增强个人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信心,来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仅仅靠心理医生的指导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我激励和自信心训练要贯穿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即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从从容容。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这是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其次,在做每一件事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不要有不必要的担心;第三,面对暂时的挫折,不要后退,要激励自己去努力,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几次成功的经验会使你的自信心增强,进而摆脱因缺乏自信心而带来的情绪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