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垃圾分类啥时候才能精准着力

2024-12-28 10:45: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事件回顾: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于近日发布消息称,将设置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设置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是现实中,好多人不知道如何分类,这也成为困扰诸多小区居民的难题。在北京与上海、南京等作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已经“试”了16年,公众仍不知如何分类,这份成绩单确实有点难看。如何分类,怎么分类正确成了居民的小难题!关注更多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

可是事实上是,很多地方将垃圾分类简单等同于设置一个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前不见分类者,后不见分类处理者,唯垃圾分类桶最迷茫。问题不在一处,而在全流程。何为可回收物?何为不可回收物?一旦标准模糊,公众便会手足无措。

那么,如何让垃圾分类走出困局,真正着力呢?

【现状解读】

我过现在的大环境是,公众对垃圾分类认知水平低,当然也与我们的意识有关。有些人能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有些人不愿意,公共意识是分水岭。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习惯、新素养,公众需要在生活中不断适应、反复习得,才能内化为一种素质,外化为一种习惯。垃圾分类普遍处于粗放状态,分类简单且缺乏标准指引,公众难以准确拿捏。

再者一些地方缺少精细化的务实举措;垃圾分类不能分在嘴上,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而这种行动应该从职能部门的转变开始,没有切实可行的做法,作为老百姓,也理解配合,这种理解与配合都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没有自觉就没有真正的垃圾分类,没有自觉就没有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所以当然这试点的16年还是“原地踏步走!”

后者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未及时跟进,让垃圾分类在“最后一公里”功亏一篑。后者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未及时跟进,让垃圾分类在“最后一公里”功亏一篑。没有垃圾分类车的运输,本来分类放置的垃圾被不愿意分类的人混在了一起,并且被没有分类意识的垃圾运输车辆混运走了,这种分类就显得毫无作用了,这也就是垃圾分类空喊了16年的根本原因。所以居民分类,也得保障后续垃圾分类车的运输,要不然输在那最后一公里上,就前功尽弃!

【提出对策:如何解决】

首先,立法的完善,对一些城市乐此不疲地将垃圾送到农村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一方面,城市垃圾“上山下乡”往往打着在农村建立垃圾填埋场的旗号进行,农村是收钱接纳城市垃圾,连违规都够不上。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即便是城市在农村地区任性倾倒垃圾,只要垃圾中不包括危险废物,只是生活垃圾,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只是罚款了之。不多的上限罚款对于城市而言,根本不在乎。所以保障立法制度的完善!

其次,制度的跟进:对违反垃圾收运、处置规定的行为,除依法给予处罚外,还应实行累计记分制度,列入“黑名单”。特别是,应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环保的基础设施等大力重点扶持。

后者,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有些人能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有些人不愿意,公共意识是分水岭。这一过程中,政府也要有所作为,引导、帮助公众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公众教育,对成年人更要对未成年人,这方面,许多城市乏善可陈。16年试点,假如一开始就从幼儿园抓起,当年的孩子如今都踏入社会了,垃圾分类意识也都深入这一代人心中了吧。保证垃圾分类成为一座城市恒久的公共政策,也要约束普通公众,对不守规矩者进行处罚等。

回答2: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分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强制规定。然而,垃圾分类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繁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在实际推进中并不尽如人意。一边是居民倾倒垃圾的漫不经心,一边是从业者清运垃圾工作的简单粗放,这让垃圾分类难以形成合力。(《人民日报》4月12日)
正确分类、精准投放是推广垃圾分类的“开头一公里”。这“一公里”走得好不好、实不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头脑中有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
比如,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对家庭和社会有什么好处?垃圾要怎样正确分类?哪些是可回收物,哪些是不可回收物?“分类产生价值”体现在哪里?如果连这些简单的问题都还没有走进居民的头脑,又怎么可能期待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共识,进而养成生活习惯呢?
因此,管理者不妨从“开学头一课”、“入住头一天”、“ 管理头一站”、 “上门头一次”开始,将宣传引导从标语条幅等口头形式深入到课堂、社区、家庭和每个人,普及垃圾分类标准,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让头脑上的“自觉”支配生活上的习惯,让头脑上的“充实”促进行为上的“共识”,垃圾分类才能走好第一步。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曾经有一段央视有公益广告给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也使垃圾要分类放置成为一定的共识。垃圾是可再利用资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可以变废为宝,经过这15年从上至下的广而告之,这个共识百姓还是有的。如此,解决好垃圾分类的“最初一公里”百姓意识问题应该不是问题。

事实上,政府更应该在垃圾这种放错的资源有哪些危害上做些功课,不仅对人对环境,更对我们生存的整体空间有哪些危害,要让百姓真真切切明白。要告诉全社会,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减少垃圾的产生、垃圾资源化是必由之路,而垃圾最初的分类放置是这条路径上不可或缺的第一环。
仔细想想,历经15年的垃圾分类“马拉松”,并非一点成效都没有,也不是一点经验都没法吸取,至少从目前试点城市的过程、结果可以看出,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城市垃圾分类体系还不完善,即使社区有良好的初步分类投入,但后期分类运输、处理、利用上还存在不尽人意,让百姓看不到政府管理部门的“诚意”;二是很多城市,包括试点城市的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各项硬件设施还不健全;三是“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已成共识,但却是一句看得见、摸不着的口号,百姓无法真正感觉到资源再利用带来的利好;四是部分城市出台了法规确保垃圾分类进入正轨,但显现出来的功效较为滞后,无约束力又无保障力。
当然,历经15年“马拉松”的垃圾分类,并非一句话或一个点子就能够真正解决,而需要政府部门认认真真吸取好这15年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真正将垃圾变废为宝,净化我们生存的空间,打造绿色、环保生态环境。那么,这15年的“马拉松”也就具备了“强身健体”之功效,不再是浪费光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