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事怎样一步步选择共产党的

历史和人民事怎样一步步选择共产党的
2024-12-28 21:52: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与其他同志于1939年12月合写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经典文献。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之际,重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这不仅是一项立党宗旨的教育,而且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与党的建设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是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必然产物。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基本适合于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生产关系已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要求时,生产力就必然提出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时候旧的生产关系必须加以改变( 直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止。而旧的上层建筑却千方百计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这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被统治阶级,就必然起来推翻旧的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基本不适合的状态。于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归根到底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于经济基础的规律的必然产物。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其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又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当一个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当这个社会处于没落阶段时,上层建筑就严重阻碍经济基础的变革,这种矛盾不能在这个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斗争,摧毁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旧中国,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已经爆发了政治危机,被压迫的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和灾难已经超乎寻常地加剧,同时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再加上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足以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强大革命力量,走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政权。这表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把人类社会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更高的阶段。革命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根据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或迟或早要组织起来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的上层建筑,夺取政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一个自然的和历史的过程。当然,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的斗争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意志、策略、计谋,起着关键性的历史作用。但主体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行为,是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的,以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社会关系系统、历史文化传统和世界历史背景为根据和出发点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任何特定主体的选择都要受到其他社会活动和选择主体的支配和制约,受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也受人的自身状况的影响和制约。主体选择可以影响历史的面貌和历史事件,但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因此,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执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看成是个别人的意志、策略、计谋的结果,是不符合社会历史实际的。

回答2:

当时有实力的党派除了共产党还有国民党,在国民党已经失去民心时,你除了共产党,还会选谁呢?而且我认为,这个选择到至今为止并没有选错,我说的是大方向。

回答3:

我觉得应该先是洋务派的改良失败,然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失败,再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失败,表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再通过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内战,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统治逐渐失去民心。

回答4:

应该先是洋务派的改良失败,然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失败,再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失败,表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统治逐渐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