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在现代战争里还有相当价值,不过现有装备已经足够,不断改造提高就可以了,战场威胁还不需要再研制跨代产品
关于发展第四代主战坦克,貌似大部分国家对此都处于研究阶段,新型武器必须适应未来的战争形态。比如M1A2SEP,豹2A7+,豹2革命,都属于城市战即巷战增强版,这个就是为了符合战争形态而做出的改变。而我国99G的配套遥控武器站也研制完毕。
而且现在的三代主战坦克通过改装改进可以满足现代战争形态的要求,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着急换装所谓的第四代主战坦克。毕竟,每个国家陆军的军费都是有限的。但是,坦克这个东西在咱们有生之年应该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会出现的。
因为所谓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也就是毛子的T-14,战斗力远不如西方的第三代,尤其是底盘技术上,基本就是个二代货。
西方目前的四种主战坦克,勒克莱尔、M1、挑战者2、豹2,底盘的最大承载都是80吨级,防御加强一倍都还绰绰有余,M1A2SEP3这种已经几乎把车外空余空间用光的加强,也不过才65吨,动力系统毫无负担甚至还能飙车。对T-14这种级别的打十个都不算个事。
火控上,俄国没有芯片技术,无法自主制造任何电子产品,电视机都造不了。火控计算机是扒拉的卡西欧民用计算器加毛子自己的真空管电信号模拟手算,计算速度还不如银行会计,并且制造中还包含大量的手工步骤,没有标准化,更没有品控,实际战斗力差的一塌糊涂。
装甲上,且不说乔巴姆3和美国改过的乔巴姆3.5比毛子好了多少倍,就光说毛子自己的复合甲,由于玻璃纤维的生产设备只有80年代日本三菱提供的几台机器,氧化陶瓷只有美国山特维克公司提供的一个厂房可以生产,这种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产量在俄国的坦克制造里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毛子之所以如此纠结坦克的投影面积,主要还是为了尽量少用这些稀有材料,即便如此,除了最早的200多辆T-80以外,俄国的所有型号的坦克车体装甲都是钢制多层间隙甲,炮塔则是面积极其有限的陶瓷球玻璃纤维复合甲,炮塔上下中部都没有装甲带,防护效果基本看运气。
所以西方需要研发新坦克吗?现役服役100年我觉得都没太大问题。
1:航空技术的进步,无人机的出现。
2:机器人的出现。
3:西方国家内部很难再打起来了,不需要。
4:三代坦克对付第三世界国家足够了(中东非洲南北亚)。
5:经济萎缩,整个欧洲就德国一家有财政盈余了(二十亿欧元),其他国家都是赤字。没钱,说白了就是没钱。德国虽然有盈余,二十亿够嘛使?
6:军事实力差距不断拉大,排名第一的美国直接甩后边几位好几条街,连中国都后来都后来居上了,产能逆天。别的国家非战时一年也就能生产几架战斗机,一条战舰都造不出来,美中只要它想战斗机非战时一年一百架不是问题,造舰美国近几年没啥大动作,中国同时下水好几艘。俄罗斯都做不到,你其他国家还叫什么劲儿?不如发展小而精的不对称优势。
7:综上,寻找军事同盟,发展不对称优势最要紧。
(〜 ̄▽ ̄)〜现在打战,直接导弹发射过去,飞车过去轰炸,航母开过去。这些远程的攻击打击力量强。坦克的决胜意义不怎么大。
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