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廉洁格言: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二.清正廉洁的故事与启示: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三.廉洁来的启示 我国宋代司马迁写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从人类被定义为高等动物的时候起,腐败的现象就存在于历史的各个阶段。众所周知,南宋时贪脏受贿、卖官鬻爵的贾似道,明朝时阿谀奉承、卑鄙虚伪的严嵩,清代巧取豪夺聚敛巨财的和珅,这些贪官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昭著的一笔。那么,问世间,不畏不正之风,亦不畏妖邪之气,似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似竹之一身清白正气,为何物?曰:“廉洁者是也。” 廉洁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美德,是华夏文明历来的传统。廉洁,即是公正不贪,清白无污。一个国家的兴亡与否,重在是否勤俭节约,是否廉洁清政,是否抵制物欲横流。一个人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与否,重在是否修身养性,是否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 中国五千年的古国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廉洁的底蕴,在现实社会上廉洁的音符不断的在跳跃,奏出动听的曲子。然而,在现实的反面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从清朝的衰败中我们可以看到,腐败不仅仅是社会的蛀虫,更是一切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与其父隋文帝相反,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大肆挥霍,以至土地荒芜,生灵涂炭。瓦岗人不满其暴政,遂起而一呼百应,隋终灭亡。由盛及衰,历时仅廿九年。故曰:“国廉则兴,国奢则亡。” 在狭义上,廉洁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政治要求,主要是从治理国家的高度出发,对从政者、管理者和各类从业人员提出的戒律和规范,这也这是我们平时经常所提及的概念。中国早在古代就已提出:从政必清正廉洁,必修身养性,必谦虚谨慎,必居安思危,必善始善终,必礼贤下士,必赏罚分明,必知人善用。由此可见廉洁修身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纵观历史发展进程,廉洁修身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了例子比比皆是:所谓“廉生信,洁生威”。隋文帝法令清简,躬履节俭,致商贸繁荣,国库丰盈,天下安定,遂成“开皇之治”; 汉朝时,洛阳令董宣因不畏强权、执法如山而得到了“强项令”的美称。在他的治理下,洛阳秩序井然。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来名人辈出,像隋文帝和董宣那样能廉洁修身把一国治理好的才人不胜其数,那些光耀千年而永不磨灭的清廉高尚的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中的真正“脊梁”,他们所开创的盛世和廉洁的形象必将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廉洁与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的确,一般我们提及廉洁,首先想到的便是为官者,似乎廉洁与我们普通人相去甚远。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在宦海拼搏的人外,我们每个人也都随时与廉洁有接触。廉洁可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认识,廉洁可抵制物欲横流,廉洁可改变病态,廉洁可消除陋习。因此廉洁不仅仅是一种官德,它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崇高的境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政治文明的理念,更是人的尊严。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世俗怎么改变,廉洁始终是无价之宝,拥有廉洁的人就如同拥有无价的宝物。廉洁指导着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发展。 再回头反省一下我们本身,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受到了权力腐败、职务腐败、学术腐败等腐败现象的冲击。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种关乎职业诚信素质的教育。现在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客观存在,诸如对考试作弊、借贷不还、恶意拖欠学费、毕业推荐弄虚作假、任意变更或撕毁就业协议、欺骗家长和老师等不诚信现象,在一些大学生看来并非耻辱,甚至认为存在就是合理。如果我们对此放任自流,任凭这些思想意识生根发芽,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被不断强化,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权力和利益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应当立足于诚信教育和诚信教育规律的探寻,着力于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舍弃了诚信的德性和规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献社会的精神将流于形式,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就会蜕变为假公济私,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也难落到实处,相应地,廉洁教育也将失去诚信根基而显得漂浮不定。 但是,加强大学生的廉洁修身也有一定的艰巨性。首先,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给大学生造成心理矛盾;其次,由于腐败由来已久,它已经成为人们很平常的一种认识,而认为腐败是不可避免的,腐败的“合理性”会导致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的免疫力下降;另外,廉洁修身的认知矛盾可能会弱化大学生防腐败的坚定性;同时,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他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积极健康向上是主流,但也的确存在消极颓废的成分。对于未来职业来说,他们已经经历过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过程,有着对未来职业的美好憧憬和初步设计,希望凭借个人努力奋斗向社会证明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在今后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行业、与服务对象、与同行之间利益的关系问题,价值目标存在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因此,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敬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并将敬廉崇洁的价值观内化为人格的修养和自身的素质,从而能正确对待今后职业的地位和待遇、苦和乐、奉献和索取,摆正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奉献社会为最高职业目标。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具有廉洁修身的可塑性。青年的人格尚处于为定型阶段,是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它使大学生获的独立指导和调控自己行为的可能性。另外,廉洁修身是人生美的的一部分,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总需要人生的其他美德加以烘托和支持,需要丰富的道德储备作为基础。在大学生身上,虽然有某些道德上的不足,但更多的是道德上的优势,如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近期大学生对奥运的支持,整个宿舍挂满五星红旗,就可以看出这点)、对同类的同情,对父母的义务等,这些美德伟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提供了伦理资本,使大学生的廉洁修身的可塑性大大加强。再者,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提供了外在压力。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不仅需要硬实力,还需要软实力,社会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另外,社会理想人格也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提供了榜样示范;因为现阶段大学生推崇的是知识、文化、修养和财富兼备的理想人格。 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大学生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走上社会,要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做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就必须把廉洁教育纳入大学学习教育的范围中来,将廉洁修身作为我们大学生的必修之课。通过廉洁意识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牢固地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热爱集体的观念,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廉以修身,俭以养德。当廉洁已成为一种本性,修养也将达到了应有的高度。推以及人,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廉洁修身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就有了存在与发展德根基与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