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和癞蛤蟆的叫声有区别吗

2025-02-06 10:14: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有区别,青蛙的叫声是比较清脆响亮的,而蛤蟆就显得比较低沉,青蛙是用声带鸣叫的动物,它靠头部两侧的两个小气泡一张一合发声。如果在晴天,由于气温适中,气压正常,青蛙的叫声悠扬动听,很有节奏。

如果在大雨快要来临时,气温升高,温度增大,迫使青蛙的声带发声困难,青蛙就会无规律地乱叫。“癞蛤蟆叫,大雨到”,癞蛤蟆喜阴湿环境,常躲在阴沟、草丛或石缝中,如果跳出洞外,发出低沉嘶哑的叫声,就意味着有大雨来临。

扩展资料:

蛤蟆和青蛙的其他区别:

1、声囊的区别:

在雄蛙口后角观察到一对声囊。当发出声音时,嘴里的气体压进声囊,使其膨胀成一个球,而雌蛙没有声囊。蟾蜍没有声音囊。

2、毒腺的区别:

蟾蜍腺体丰富,分为皮肤腺和耳后腺。皮肤腺体分布于身体后部,表皮局部增厚为“疣粒”。耳后腺位于头侧鼓膜上方。小心用针刺破耳后腺体,乳白的有毒血清就会流出。青蛙没有毒腺。

3、肤色上的区别:

从眼睛后部到后腿底部,青蛙有两个纵向褶皱,分别是金黄色和浅棕色。中间有一条浅色的垂直线。后腿上有许多黑色条纹。青蛙的背是棕色、黄色和绿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蟾蜍有粗糙的皮肤和各种各样的疣。背部为深褐色,腹部为乳黄色。

4、输尿管的区别:

观察到连接青蛙和泄殖腔的两条输尿管。泄殖腔壁上有两个开口,蟾蜍的两条输尿管合并成一条完整的输尿管,进入泄殖腔时泄殖腔壁上有一个开口。

5、肩带的区别:

青蛙的两块上喙骨与肩带相比,紧密相连,平行不重叠,不能交替移动,故称为固胸肩带;蟾蜍两侧的上喙骨重叠,可交替移动,故称为弧形胸肩带。在青蛙的两个锁骨的内端前方,有一个条形的胸骨。在肩胸骨前面,有半圆形软骨,即上胸骨。蟾蜍没有这些骨头。

回答2:

青蛙和蟾蜍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皮肤和体色,比较齿和舌,以及输卵管跟泄殖腔的连结等差别。

  1、比较皮肤和体色

  青蛙从眼的后方直至后肢的基部有2条纵行的皱褶,呈金黄色或浅棕色。中央有一条浅色纵纹。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黄绿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肤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黄色。

  2、观察毒腺蟾蜍有丰富的毒腺,分皮肤腺和耳后腺。皮肤腺分布在躯体的背面,所处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后腺在头侧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针刺破耳后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浆液。青蛙是没有毒腺的。

  3、观察声囊 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发声时口腔内气体压进声囊,使它扩大成球状,雌蛙没有声囊。而蟾蜍无论雌雄都没有声囊。

  4、比较齿和舌 青蛙上颌边缘有一排细小的上颌齿;在口腔顶部犁骨上也有两排并列横生的瘤状小突起,叫犁骨齿。而蟾蜍的上下颌都没有齿。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观察输尿管和泄殖腔的连结 青蛙的2条输尿管分别跟泄殖腔相连,在泄殖腔壁上有2个开口;而蟾蜍的2根输尿管则先合并成一条总输尿管,再进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个开口。

  6、观察输卵管跟泄殖腔的连结青蛙的2条输卵管也是分别跟泄殖腔相连的;而蟾蜍则是先合并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较肩带 青蛙的两块上乌喙骨是紧密平行连接而不重叠,不能交错活动,叫做固胸型肩带;而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则彼此重叠,能交错活动,叫做弧胸型肩带。青蛙两锁骨内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还有一半圆形的软骨,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没有这两骨的。

  8、比较椎体 青蛙的前7个椎体都呈圆柱形,前端凹入后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个椎体却呈双凹型;而蟾蜍前8个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质化,所以比较耐旱,可以在离水较远的干燥环境中活动。青蛙和蟾蜍的体色虽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有保护作用,且受环境的影响变异很大。蟾蜍的跳跃能力远不如青蛙,但是毒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它免于被食肉动物吞食,这类器官是保护性的器官。雄蛙具有一对声囊,是发声的共鸣器。青蛙上颌齿都是同型齿,这些齿没有咀嚼机能,只有防止小动物从口中滑脱的作用。齿的有无及着生

回答3:

清脆的,好听的是青蛙的。闷闷的低沉的是蟾蜍。

回答4:

有。我奶奶可以听出青蛙和癞蛤蟆的叫声,还能听出是大是小,使老是幼…………

回答5:

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