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2)班 孔理琪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的生活,我们需要用耳朵倾听,用眼睛发现,用乐观的心态享受。
处处闻啼鸟
还记得2003年的春天吗?正当春意正闹的时候,“非典”突如其来。一个个病人,在隔离区与病魔战斗,而医生们也接受着这一严峻的考验。从钟南山的首当其冲,再到张积慧加入一线战场,他们都经历了病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倒下。可是他们仍然守护着战场。有人问他们:“难道你们就不怕自己倒下吗?”他们却说:“这里没有外面那么美,但是经历这样的生活,也很美!”
医生们生活在病毒的周围,看来很可怕,但是当一个个病人逃离病魔重生的时候,听到了他们的心跳,也听到了病房外鸟儿的啼叫。美在生活,需要用耳朵倾听。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每天,我们也许都经过同一条道路,也许都重复做着同一件事。但是为什么诗人李白能够经过一条清溪,就能感受到独特的风景,写出著名的诗篇《清溪行》,而我却不能呢?因为他的视野开阔,注意沿途的一山一水,所以就会看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的鲜活美景!
其实每个人都能像诗人一样,生活在美的生活中,可是前提是需要我们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用你的视觉感受到美。美在生活,需要用眼睛发现。
夕阳无限好
田园里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的生活,有多少人向往?但是陶渊明却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从他的《归园田居》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热爱田园的生活,也都可以看出,虽然他遭遇了被贬,但是还能以乐观的心态生活着,用心去享受着田园的生活。
乐观的心态可以让我们享受到“夕阳无限好”,却没有“只是近黄昏”的遗憾或哀愁。美在生活,需要我们用乐观的心态去享受。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生活着,就希望生活在美中,就要生活在美中。
评语:
文章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美无处不在”。运用诗句作分论点开头,用贴近生活的例子,通过“耳”“眼”“心”三方面论述美,再加上优美的语言,四者结合,无疑是一篇佳作。但文章结尾平淡,却成为文章的败笔。
文章使用诗句把文章分成小段来论述“美在生活”,新颖,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文字也很优美,似乎结尾处还可以更好。
结构清晰明了,开头简单但精髓。用三句诗与第一段的“耳”“眼”“心”相照应,结构严谨。唯一不足的是结尾平淡。总体上看,是一篇不错的佳作。
希望可以给你点帮助,自己的周记.
中午吃午饭的时候,边吃边听着电视里面的新闻广告。在随后的节目预告里,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看了又看》。抬眼看看老妈,只见她高兴万分。“哎,”我叹了口气,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喜欢看韩剧。还是那种不厌其烦的喜欢看。于是我半开玩笑的根妈妈说“《看了又看》的作者真应该感谢你们这些它的忠实粉丝阿,没有你们,哪里能让她赚这么多的名气跟钱啊!”谁知,妈妈却一本正经的反驳我说“谁说的,是我们这些人应该感谢她才是。如果不是她又一个这么好的剧本,也不能让我们在工作劳累了一天之后还能收获 享受,有事可做,有期盼可等。让每个无聊的夜晚因为等待看节目而变得让人期待,变得美好。”
我诧异于母亲的答案。或许,是母亲太过朴实,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多么智慧的回答,又是一种多么美丽的生存方式阿!
对于生活的一切,我的所得,都时时记着感激,记着感恩。让所有一切得到的,失去的,都因为感恩而镀上一层美好而温馨玫瑰色,是多好,多美的一件事。我相信,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必是一个良善的人,一个懂得制造幸福的人。哪怕幸福仅仅只露出了一个线头,她也会用这样一种智慧,将那线头拽出,织成一件毛衣,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林清玄曾在他的《黄昏菩提》中这样写道:每天我走完了黄昏,将归家的时候,我就怀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阳下的头发,说一些赞美和感激的话。感谢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惊醒不至于堕落;感谢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这也是一种感恩与智慧阿。虽小却是那样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充实我们的心灵。
或许,感恩本就源于最微乎其微的生活,但它确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后记 印度书上说,斯拉万月是一个时间。试图用时间去留住幸福,这是最傻的事情,因为幸福永远跑的比时间快。而时间能捕捉到的,仅仅是幸福的影子:回忆。但我想感恩,却能将幸福延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贞福 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判别与择取,如果从不同的阅读视角出发,可以领略到文本不同的意义。《山中访友》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简略,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作者究竟带着怎样的眼光?作品究竟带着怎样的奇异色彩?我们试着从不同的角度作些揣摩、探析,会有不同的鉴赏景况。 一、孤独与欢欣 孤独是每一生命物种和每一生命的生存情态,孤独感是每一智慧生命生存的基本感受。人类心往和走往大自然的动力,或许就是摆脱孤独感的欲望。所谓“山中访友”,首先是作者的孤独之旅,他说:“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踏幽径,入幽谷,入访者成了“幽人”。苏东坡词“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道出了人在孤独无侣时的普遍心态。这是出发时的孤独。接下来的描写让人感到意外:所谓“朋友”竟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白云……一些没有理智与情感的景物。身处这样的“朋友”当中也许更增添与尘世的隔离感、心灵深处的荒凉感。这是到访时的孤独。至少客观上有一种孤独的氛围和情境。 然而这又是一次欢欣之旅。人的感觉对客观环境的反应,常常依凭人的心理定向而产生,而变化。作者感觉的欢欣,表现在对周遭景物的喜爱上;这种喜爱又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神奇而自由的联想、想像来实现的。最为奇特的想像是作者走进树林的一段:“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人在观景时,常用的想像是我是旁观者,以我观物,此物依然此物,而我依然故我,正如辛弃疾词“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还是很分明的;这里的想像之奇特在于,我是想像中的参与者,不光是此物彼物相变,而且我也变为此物或彼物,此物或此物亦变为我,正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物化”是以欢喜欢乐欢悦为动力的,或者说“物化”本身就是欢喜欢乐欢悦的过程。 孤独是客观的状态,欢欣是内心的感觉。 二、回归与同化 大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人类往文明的道路渐行渐远,越加觉得故园的亲切可爱,越加有可能把自然之物当成自己的亲友、邻居、伙伴,这便是“山中访友”有别于上文“孤独与欢欣”的又一层含义。“访”的行为既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人与自然之物本无同质同性可言,物理性的对话交流不可能在人与物之间进行,因而“访”是虚拟的;人却可以虚拟对话情境,在内心与自然对话,形成一种心理场,创造一种自身精神激荡、飞升、远游的自由活动,“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这种心理活动是实实在在的,因而“访”又是真实的。 从这意义上说,《山中访友》写的是一次精神回归之旅,我们从文中的第一、二人称“你”“我”的对话,从景物都一一幻成亲朋好友的情景,可以悟出这种精神回归的含义: 老桥——老朋友 树——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宅院、一个村落墟里,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们在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这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近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自然野地里筑起围墙、栅栏,树起表示“文明”“文化”的各种标牌,由导游引来成百上千人践踏、污染,这种地方不再是自然之地;在柏油马路旁边或在水泥地中间种上一片红绿花树,这种“保留地”也不是自然之地;带着各种欲念进入自然场地,拍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这不是回归;即使带着画家、诗人的眼光,心想“作品”,却只是像旁观者似的张望一下便回家“创作”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回归。最重要的是端正或净化心态与意向。人们啊,不妨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呼唤一回亲朋好友,放下红尘负载轻松自然地进入精神涅 境界,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不知我之为物抑或物之为我,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或曰与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请参考小学语文书人教版第五单元第17课 触摸春天
3838438